高適慷慨激昂作《別董大》
高適是我國唐代的邊塞詩人,他半生流浪,比較接近人民,同情民間疾苦,曾兩度出塞。去過遼陽,河西,做過節度使、散騎常侍等官,對邊塞生活體會較深,邊塞詩寫得很好,與岑參齊名,并稱“高岑”。
高適的詩作多描述安邊定遠的理想,歌頌舍身衛國的精神,揭露軍中官兵苦樂懸殊的現象等,風格蒼涼悲壯。《別董大》是他的代表作。
高適由于出身低微,缺乏得力的權貴推薦,幾次仕途都落了空。在長期追求功名而遭受挫折的逆境中,是眾多的友人給他慰勉和溫暖。高適與李白、杜甫、賈至、李邕等人都有交往。
天寶三年秋天,李白、杜甫和高適三位大詩人在梁、宋見面了,這也是中國文學史上千載一時的盛事。后來,他們還同游了不少地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高適在漫游漂泊時期,與唐玄宗時代著名的音樂家董庭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董庭蘭在兄弟排行中老大,故被稱為董大。
有一天,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風沙漫卷,滿天塵土如滾滾黃云,遮天蔽日,北風陣陣,吹亂了行行雁群。隨之,鵝毛大雪紛紛飄落。在這樣的背景下,高適送董大置酒話別,舉杯抒懷。
酒逢知己千杯少,長期馳騁在疆場的詩人高適,在惜別的時候,以豪情壯語勸勉友人,不要因為風悲日暗而感到前途迷茫、孤獨無友,董大這個名揚天下的一代琴師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就這樣,詩人高適一掃離愁傷懷之感,情感奔放、基調高昂地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首詩以渾樸豪健的筆調,展敘了詩人與董大的聚散情事,言辭婉轉,情意真誠,于慰藉中充滿信心和力量。詩的原意是贊美董大才華橫溢、名聲遠揚,同時對他給予鼓勵。表現了詩人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但沒有因此沮喪、沉淪,既表露出詩人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詩人豪邁豁達的胸襟。
上一篇:陳子昂作《登幽州臺歌》
下一篇:黃巢抒發情懷《題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