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①
辛棄疾
名句: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
【導讀】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被彈劾,落職退居江西上饒的帶湖。當時曾任過吏部尚書的韓元吉(號南澗)也暫居于此地。由于他們都有抗金雪恥的強烈愿望,因此交往甚密。這時距宋金“隆興和議”的簽訂已整整二十年,南宋朝廷仍文恬武嬉,不以恢復為念。歲次甲辰(1184),逢韓元吉六十七歲生日,辛棄疾便借題發揮,填寫了這首壯詞賀壽。
“水龍吟”為詞牌名,出自李白的詩句“笛奏水龍吟”,又名“龍吟曲”等。
【原詞】
渡江天馬南來②,幾人真是經綸手③?長安父老④,新亭風景⑤,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⑥,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⑦,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⑧,對桐陰、滿庭清晝⑨。當年墮地⑩,而今試看,風云奔走○1。綠野風煙○12,平泉草木○13,東山歌酒○14。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注釋】
①這里辛棄疾為曾任吏部尚書的韓元吉寫的壽詞。②“渡江”句:《晉書·元帝紀》載:“大安之際,童謠云:‘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又:“王室淪覆,帝與西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獲濟,而帝竟登大位焉。”此處用西晉滅亡后統治者南渡建東晉之事,喻指北宋滅亡后統治者南渡長江建立南宋事。③經綸手:有整理絲縷技能的人,引申為有治理國家才能的人。辛棄疾曾向朝廷進呈《美芹十論》、《九議》,韓元吉曾向朝廷進呈《論淮甸札子》、《十月末乞備御白札子》,皆顯示出一定的治國才能。④長安父老:《晉書·桓溫傳》載,“溫進至灞上,(苻)健以五千人深溝自固,人皆安堵復業,持牛酒迎溫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此處用東晉桓溫北伐受長安父老歡迎的故事,喻指南宋時北方淪陷區人民渴望恢復。⑤新亭風景:《世說新語·言語》載,“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覬)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此處用東晉故事,喻指南宋統治者屈辱茍安江南的情景。⑥“夷甫”二句:西晉宰相王衍字夷甫,好清談,不理政事。《晉書·桓溫傳》:“(溫)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此處用晉代故事,指斥南宋統治者妥協誤國。沉陸:即陸沉,山河淪陷。⑦算:看來。⑧文章山斗:《新唐書·韓愈傳》載:“自愈之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韓元吉有《南澗甲乙稿》傳世,黃昇在《花庵詞選》中稱他“政事文學為一代冠冕”。此處以韓愈比韓元吉。⑨桐陰:北宋時,汴京有二韓氏,皆故家世族,一為宰相韓琦家,一為韓億家。宋王明清《揮塵前錄》卷二云:韓億“居京師,庭有桐木,都人以桐樹目之,以別相韓也”。韓元吉為韓億五世孫,作者因而有此說法。滿庭清晝:指家風清明。⑩當年墮地:言外意謂韓元吉自小不凡。墮地:出生,誕生。○1風云奔走:宋金對峙,風云際會,韓元吉曾為收復大業努力奔走。○12綠野風煙:用唐代宰相裴度故事。裴度曾平淮西吳元濟之亂,后退隱。《舊唐書·裴度傳》:“時閹豎擅威,天子擁虛器,搢紳道喪,度不復有經濟意,乃治第東都集賢里,沼石林叢,岑繚幽勝,午橋作別墅,其燠館涼臺,號綠野堂。”○13平泉草木:用唐代宰相李德裕故事,李德裕曾平澤潞劉稹之亂,后退隱。《舊唐書·李德裕傳》:“東都于伊闕南置平泉別墅,清流翠筿,樹石幽奇。”○14東山歌酒:用晉代名相謝安故事。謝安在淝水之戰中大破前秦苻堅軍,出仕前曾隱居東山。《晉書·謝安傳》:“(安)雖放情丘壑,然每游賞,必以妓女從。”又:“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
【譯詩】
自從西晉滅亡晉元帝騎馬南渡以來,
有幾個人算得上是真正的治國能手?
想桓溫率師北伐長安父老執酒相迎,
嘆的是朝臣們只流連風景一切依舊。
當年西晉宰相王夷甫等人只尚空談,
使山河淪陷神州陸沉往事不堪回首!
馳騁疆場驅逐金兵收復失地建功業,
本是愛國志士的大事您牢記在心頭。
您的文章出色眾人仰之如泰山北斗。
您是京城世族庭院的桐陰遮蔽白晝。
想當年您從出生就表現得不同尋常,
如今顯露了才能正為國家操勞奔走。
您就像名相裴度暫居綠野欣賞風景,
像李德裕和謝安一樣植草放歌飲酒。
等您東山再起完成收復中原的大業,
我還要來斟滿酒杯為先生祝賀大壽。
【賞析】
辛棄疾的這首詞以祝壽為題,憂傷國事,指斥南宋當權者昏庸無能、妥協誤國,激勵韓元吉奮起報國,抒發了自己雖遭閑置仍志在恢復中原、雄心未滅的激越情懷。
詞的上片連用四則東晉故事以喻南宋之事,幾乎全都是對國事的議論,先以“經綸手”三字振起全篇,再以低沉的筆調述說王夷甫等朝臣們誤國、茍安依舊的幽憤,最后以高亢的情緒贊揚韓元吉志向非凡,抒發建功揚名的壯志豪情,真可謂指點江山的激昂文字,加之又多用設問來表現,氣勢逼人,矛頭直指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下片用謝安、裴度、李德裕三位賢相來比韓元吉,既是因為他們的處境有某些相似之處,更暗含以三賢相的偉業激勵韓元吉奮進之意。因為是壽詞,因此上半段對韓元吉作了一些揄揚。難能可貴的是最后幾句,又回到“整頓乾坤”上來,仍然不落常格,始終保持了高昂的情調。
這首詞最顯著的特點是連篇用典,借古諷今。雖為祝韓南澗的大壽而作,而所言卻大半是政治問題,寫得不落俗套。其寫作特點是議論多,感慨深,感情曲折回蕩,終不離收復中原之志。全詞九個典故的使用貼切恰當,使得激烈的感情變得婉轉含蓄,大大擴充了詩歌的容量,表達了作者深沉而復雜的感情,做到了言約義豐。
上一篇: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氓》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清平調三首》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