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菩薩蠻
烏絲畫作回紋紙,香煤暗蝕藏頭字。箏雁十三雙,輸他作一行。
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憶。索性不還家,落殘紅杏花。
詞譯
遠方的伊人,把信寫得長長的,沒有最后一行。
每一個字,都像她的皺眉,她的笑,她淺淺的酒窩。展開信箋,古箏脈脈,你也無心去彈。它的十三根弦上,飛起了十三雙傳遞相思的鴻雁。
你知道。你的手,早已只屬于她的荷包,她的口唇,她的雙手圍成的家。然而,杏花落了,你仍未還家。你在邊塞,成為了她今生最美的客。
評析
容若妻妾中唯有沈宛擅長作詩,故此詞可能是為贈沈宛而作。“烏絲畫作回紋紙”,首句言妻子寄來書信。烏絲,即烏絲欄,有墨線格子的紙。唐李肇《唐國史補》:“宋毫間,有織成界道絹素,謂之烏絲欄,朱絲欄。”宋袁文《甕偏閑評》卷六:“黃素細密,上下烏絲織成欄。其間用墨朱界行,此正所謂烏絲欄也。”回文,指回文詩,因須用回環的方式書寫,所以稱為“畫”。前秦竇滔妻子蘇若蘭曾作《回文璇璣圖》一詩贈夫,后來就把妻子的信稱之為回文錦書。詞人收到妻子的書信后,便拆開來看,發現“香煤暗蝕藏頭字”,即來信中,妻子用眉筆或火頭蝕去了藏頭詩的第一個字,讓丈夫猜是什么意思。妻子此舉,是要和詞人玩詩詞游戲,以通心曲,這自然會勾起詞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就有了下一句的“箏雁十三雙,輸他作一行”。“箏雁”,即箏柱,柱行斜列如雁陣。《隋志·樂志下》謂箏為十三弦之撥弦樂器,故云。“輸他”,猶言讓他(它)。此二句言十三根弦的箏柱前后排列,形成了齊整的一行,意謂就讓它靜靜地排列為一行,無心去彈撥了;而“十三雙”中的“雙”字似乎道出夫妻分居兩地,還不及雁柱成雙的郁郁之情,可謂一語雙關。詞的上闋,句句用典,層層鋪墊,以古奧深雅之筆委婉道出詞人收到妻子信后的思家懷人之情。
下闋出之于幽婉含蓄,抒發詞人內心悵惘無奈的心情。沈宛于康熙二十三年歸性德后,性德仍是十分忙碌,除平時需要入宮執勤外,還常隨康熙出巡,或執行公務,在家中的時間很少。所以詞人此處言:“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憶。”末句“索性不還家,落殘紅杏花”為妻子賭氣之語,意謂:索性不要回來了,杏花都落盡了,你還回來干什么。妻子此語,自是針對詞人行蹤不定、歸期遙遙而發的,所以故意以惱怒的口吻嗔怪他,并非真恨真怨,只不過是要用怨語氣氣他,以泄心頭因相思疑心而產生的郁悶,而這恰恰也是對他深愛的一種曲折心理的表現。
上一篇:納蘭《菩薩蠻·隔花才歇廉纖雨》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菩薩蠻·夢回酒醒三通鼓》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