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古意·蕭子范
光景斜漢宮,橫梁照采虹。
春情寄柳色,鳥語出梅中。
氛氳門里思,逶迤水上風。
落花徒入戶,何解妾床空。
“古意”即擬古詩。本詩題為“春望古意”,是擬寫了漢朝宮中失意女子——或許是宮女、或者是妃嬪——看見春天時的心境。這種宮怨的情調,就今日看來已不足取,不過,詩中的清詞佳句和構思技巧,還是頗有可觀之處的。
“光景斜漢宮,橫梁照采虹。”詩的開頭點明了地點和時間。陽光斜斜地落在漢家皇城的宮殿之上,已是夕陽西下的時分了;剛剛下過一場暴雨,彩虹的光芒,如今正照在宮中的橫橋上。暮氣沉沉的官禁,加上傍晚時節的冷落、驟雨初歇后的寂寞,這一切,遂奠定了全詩憂傷的基調。不過,在一個春日即將逝去的時刻,雨過天青后長虹的絢麗和清亮,還能令被迫虛度春光的宮人們掙扎起心底的最后希望,那虹與橋并肩兒彎著腰,相映成趣,自然也刺激了諳盡孤獨滋味的宮人們生起成雙成對的憧憬。于是,她們情不自禁地忘卻了積年的哀愁,抬起了、睜大了希冀的眼睛。
接下二句,便是她們“春望”的內容。這里是死寂的宮城所遺漏的隙縫,此刻春意正濃、春色正鮮,閃耀著和沉沉宮禁的凝滯氣氛極不協調的異彩奇光。“春情寄柳色”,那行行柳樹被夕雨洗過,枝條都變得青翠欲滴,春天的氣息從那里緩緩地散發開來,將宮人們的春心也悄悄逗起了。到底是春天把對人間的情意寄藏在青青柳色里,等待人們去領受?還是宮人們心中積郁得濃濃的春情怨思無處可泄,只有寄托在對青青柳色的戀慕之上?誰也說不清楚,誰也難以辨別。這句著一個“寄”字,含蘊是如此的豐富,竟包孕了天意和人情,當真是絕妙佳構。下句“鳥語出梅中”,紅梅是紅顏的象征,看在眼里,已極能令人動情;梅樹叢中傳出的間關鳥語,那活潑自如、無拘無束的聲音,更令那些動靜不得逾矩的宮人們心旌顫搖不停。一個“出”字,看似平直,細品之則極有味。它不僅提示著,宮人們無法去梅林里和小鳥嬉戲,只有聽聽鳥鳴聊以解渴;而且那鳥兒的聲出而形不露,只怕也暗示了宮人們雖然身子被禁錮了,但她們青春的叫喚卻要頑強地傳送出心胸,讓世人知曉、體察、同情!可以想像,那鳥兒叫得越歡,宮人們的心兒就跳得越快!這兩句畫面清麗、寓意深長,堪稱“情景交融”之典范,是全詩最佳處。
“氛氳門里思,逶迤水上風。”氛氳,盛貌。望中的柳色、耳中的鳥語,引出了多少春思、多少哀怨,那深宮的門闈里也快容納不下了。至于那水面上逶迤起伏、連綿不斷的春風,在宮人們的感受中,是預示著春天在自己的眷戀下將悠長無限呢?還是預示著這辜負春光的苦恨日子將綿綿無盡呢?看來只能是后者。因為,也只有后一種含義,才能將詩的結尾,重新拖回起句的憂傷氛圍中去——
“落花徒入戶,何解妾床空。”看著花兒一片片落下,想著春天終究是要去的,宮人們已經夠悲哀了。不料,那落花還要乘著薄暮的輕風,飛到已經滿是愁思的門戶里。當然,那落花不是不識趣的,它來是為了安慰房中人的寂苦。然而,它哪里知道,房中人悲的是日復一日空床孤眠,愁的是年復一年浪擲青春,它那點殷勤,又怎能解開這個愁結、填補她們心靈上的這段空白呢?一個“徒”字,是指青春女兒的命運已定,落花的慰藉終屬徒然?還是指落花零落成泥的命運也正是青春女兒的命運,所以由它來作安慰更是徒勞,反而更添她們的淚水?或許,后一種理解太深了,人們還是不要這么想,不要把她們的命運說得太絕望吧?
這首詩每句字面都極易懂,而每聯中都有難以確解之處,這正是本詩的特色:言淺而意深。此外,詩的布局也很精巧,前六句只是寫景,僅第五句“思”字略透消息,宮怨的主題要到最后“床空”才點出,而讀者也只是到了此時才恍然大悟到前面句中的深意。極平常的主題,因為有了不平常的構思,便有回味無窮之趣。這些,再加上對仗的整飭、音節的穩重感,一首擬作寫到這等地步,確實也難能可貴了。
上一篇:劉孝儀《從軍行》樂觀豪壯軍旅詩
下一篇:蕭綱《采蓮曲二首·其一》湖上采蓮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