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七絕《杜甫·絕句》詩詞賞析
杜甫〔一〕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二〕,門泊東吳萬里船〔三〕。
〔一〕杜甫(712—770):字子美,杜審言嫡長孫。其祖先為襄陽人,曾祖杜依藝為鞏令,因居鞏。安祿山陷京師,肅宗即位靈武,杜甫自賊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遺。嚴武與杜甫為世交,嚴武鎮成都,奏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賜緋。杜甫在成都浣花里種竹植樹,靠江結廬,縱酒嘯歌其中。晚年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元和年間,歸葬偃師首陽山,元稹為他寫墓志。在天寶年間,杜甫與李白齊名,時稱“李杜”。杜甫詩歌以忠君憂國、傷時念亂為本旨,用沉痛之筆記錄“安史之亂”前后這段歷史,讀其詩可以知其世,故當時謂之“詩史”。
〔二〕西嶺:泛指岷山,在成都西。岷山雪嶺,積雪終年不化,故稱“千秋雪”。
〔三〕東吳:今江浙一帶,古稱東吳。萬里船:來去江南的船只。萬里,虛指行程,非實際數字。
【點評】這首詩寫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暮春,安史之亂后杜甫重返成都浣花溪草堂,寫了《絕句四首》,這是第三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浣花溪畔草堂附近的優美景色,有近景,有遠景,有靜態,有動態,有殘雪覆蓋的巍峨岷山,有奔騰不息的長江,色彩絢麗,語言明快,字里行間充溢著對美好自然的熱愛,充滿奮發向上的精神,含蓄地表達出國家甫定后的喜悅。
上一篇:千家詩七絕《杜牧·清明》詩詞賞析
下一篇:千家詩七絕《蘇軾·海棠》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