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襯
[定義] 把兩個相關聯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可以關聯的方面,對舉陳列、對映互襯、相得益彰的一種修辭方式。
映襯的特點在于:兩方面的內容并舉、相互輔襯、雙方無主次之別。
[例釋] 根據映襯雙方的性質關系,可以分為兩類:
(1)反映:對映互襯的雙方具有相反關聯的特性。
例1: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例1“噪”與“靜”,“鳴”與“幽”是兩種截然相反的環境狀態。單調的蟬鳴響在空寂的林間,因為蟬聲奪耳,倒覺得林子十分幽靜,又因為林子里的幽靜反襯得蟬聲更加喋噪,這里“噪”與“靜”互相映襯,相得益彰。“鳴”、“幽”相映也具有同樣的效果。這是對客觀世界里一種相反相生原理的揭示和運用。
(2)對襯:映襯雙方沒有相反對立的關系,存在相向關聯的特性。
例2: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
例2“迢迢”、“皎皎”的星象特征相互映襯;在我們的文化家園里,“牽牛星”、“河漢女”也關聯一體。古詩把物理世界、文化世界的事物緊密關聯、相互映襯,產生的效應是1+1>;2,甚至無窮大。
[辨析1] 映襯與襯托。都具有一方幫襯另一方的特點。區別是:
相襯雙方的關系不同。映襯雙方是聯合關系,互相依賴,雙方受益;襯托雙方是偏正關系,一個做背景,一個為中心,語義重心在被襯托一方。
[辨析2] 映襯與舛互。見“舛互”條。
[辨析3] 映襯與點染。見“點染”條。
[辨析4] 映襯與對照。見“對照”條。
[辨析5] 映襯與影響。見“影響”條。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用歧」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