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①瓜洲②一水間,鐘山③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
①京口:今江蘇鎮江,在長江南岸。
②瓜洲:今江蘇揚州,在長江北岸。
③鐘山:今南京的紫金山。
賞析
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隱居江寧的王安石再次被召為相。經過前面的進退反復,五十五歲的詩人已經是身心疲憊,無意再仕。但圣命難違,他只好勉強從江寧出發經瓜州赴京。當渡船停泊瓜州,詩人回望一水之隔的京口,看著春風楊柳的江南,不禁想到剛剛離開的家園。雖然離家不遠,只隔了幾個山頭,可是老身此去,仕途險惡,吉兇難測,何時能回來,是否能回來,再次成為問號。望著天上的明月,詩人不禁發出喟然長嘆。這里的“何時”二字,蘊涵了詩人對險惡仕途的擔憂和對施行新法前途的顧慮。詩意憂思深切,格調也十分蒼涼,是詩人抑郁心態的自然流露。本來瓜州離家并不近,浩浩長江,大山重重,可是詩人卻以近寫遠,反映了他對家鄉的強烈依戀和不舍。而“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又”字,更是寓情于景,使這種思鄉的情緒更加強烈。也有人將此詩作為政治抒情詩來解讀,認為此詩反映了詩人對重返京城,推行新法的喜悅之情。仔細分析就會看出這種理解并不符合詩人當時的際遇和心境,更不符合此詩自身的藝術內涵和憂郁傷感的情感基調。
上一篇:古詩《王十朋·紅梅》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王安石·庚申正月游齊安②》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