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出典】
杜牧《赤壁》。
【原作】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文宗大和時中進士后,曾為黃、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過司勛員外郎、中書圣人等官。
杜牧早年即以經邦濟世的才略自負,慷慨激昂,好談軍事。立朝剛直不阿,敢于論列大事,指陳時弊。政治上不失為有識見、有膽量的進步人士。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終未能施展抱負。
他的詩、賦和古文都極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高,后人稱為“小杜”,以別于杜甫。又和李商隱齊名,并稱“李杜”。在藝術上,杜牧自稱追求“高絕”,不學“奇麗”,不滿“習俗”,所謂“不今不古”,正是力圖在晚唐浮淺輕靡的詩風之外自具面目,但他的風格不像李賀的奇特,也不似元稹、白居易的平易,和李商隱比也能各樹一幟。《河湟》為七律傳世名作,《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諸絕句尤膾炙人口。《阿房宮賦》開宋代文賦先河。著有《樊川文集》。
【故事】
湖北武昌西南的赤磯山,是三國時代著名的赤壁之戰的戰場。唐朝詩人杜牧站在古戰場上,面對滔滔長江,心里很不平靜。
他在沙灘上漫步,眼前出現了東吳統帥周瑜的英姿:34歲的周郎,指揮著二十條火船,向曹操船隊沖去,實在是威武雄壯啊!剎那間,杜牧充滿欽佩神情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悅的表情,好像是忌妒,好像是自怨。他狠狠地踢了一腳沙地,不料腳尖好痛啊,低頭一看,沙地上凸出一塊東西,他好奇地用手扒幾下,一截劍柄露出來了。杜牧捏住劍柄左右搖動,然后用力往上拔,再搖再拔,終于拔出了一段折斷的鐵戟。杜牧興致很高,拿到江邊沖洗,還用細沙磨去銹斑。哇!六百年前赤壁大戰的遺物竟未銷蝕。他手握鐵戟,放眼長江,心潮起伏……
這時候,杜牧想到那赤壁之戰的前夜,如果老天刮起西風,周郎的火船怎么也不能靠近曹軍,戰爭的結果就會是曹操大軍橫掃江東,把東吳的兩位貴美人——國主孫權的大嫂大喬、周瑜的妻子小喬搶去關在銅雀臺上,供他們使喚。唉,老天把東風送給了周郎,這才造就了一代英雄呀!想到這里,杜牧吟出了一首《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便是這首詩中的名句。
【賞析】
這兩句詩是議論,對于赤壁之戰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幾句話很難說盡。詩人從小處落筆,以小見大,抒發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周瑜憑借東風戰勝曹操,是僥幸成功。假如東風不給周瑜方便,那么,春色無邊的銅雀臺中,將鎖藏著大喬和小喬了。詩人以幽默的筆調,寫出令人深思的問題,形象鮮明,詩味盎然。
后來常用此兩句來比喻由于客觀原因造成的與事實預料相反的結果。
上一篇:《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下一篇:納蘭性德《臨江仙(綠葉成陰春盡也)》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