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
賈島[1]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全唐詩》卷五七四
【白話新唱】
在松樹下遇到了童子
說師父采藥去了
就在這座山里
只是云霧繚繞深鎖
不知人在哪里
【分析與鑒賞】
這首詩膾炙人口,常為時人引用,標題是《尋隱者不遇》,既然是隱者,雖然“只在此山中”,當然“云深不知處”。
不過看在我眼里,這首詩猶別有一番滋味,乃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禪詩,妙趣橫生!
童子象征我們的意識心。
采藥去的隱者、師父,象征我們的真我、高層自我、靈性自我、佛性、真如本心。
山,象征我們的全部意識結構。
云,代表我們的妄想、煩惱、執著。
于是,賈島這首詩變成了對人的身心結構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我們的真我、佛性,隱藏在巨大、復雜的意識架構中,被妄想執著遮蔽住了!這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我們的意識心與真我相比,就像童子與師父,童子無法了解師父的深邃廣大,師父卻教導了童子人世間的一切。現在,童子隱隱約約知道師父就在山里,可是云霧深鎖,童子也無法指出正確所在。
于是尋找隱者的人,與童子一起站立松樹下,眺望云深不知處的山巒,一同等待云霧散后,隱者翩然歸來。
[1]賈島(779-843):字浪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曾出家為僧,法名無本,后還俗。一生清苦,死后身無分文,唯有一頭病驢、一張古琴。
上一篇:寒山子《寒山月華白》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李白《山中問答》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