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人。世為農家,九歲能文。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舉進士,授成武縣主簿。進大理評事,拜左司諫、知制誥,坐事貶商州團練副使。真宗即位,知制誥,因故出知黃州。此詩作者一作魏野,理由是南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卷十六認為作者是魏野,《宋詩紀事》卷十從之。事實上南宋洪皓撰《鄱陽集》卷一《思歸》自注引此詩,作者為王禹偁。南宋初蒲積中編《古今歲時雜詠》卷十五收王禹偁《清明感事三首》,其一為此詩。南宋趙與虤《娛書堂詩話》等眾多詩話均稱此詩為王禹偁作。從文獻的原始性、可靠性,以及數量看,此詩作者當為王禹偁。
前兩句寫詩人清明節過得很冷清。清明正是春暖花開的日子,年輕人通常要呼朋喚友外出踏青賞花,而王禹偁為農家子弟,無心賞花,也無錢買酒,只好一個人寂寞地待在家里,就像住在偏僻的山野寺廟中的和尚一樣。“興味”,興致與趣味?!笆捜弧毙稳堇渎淇仗摰臉幼印?/p>
后兩句寫詩人的趣味在讀書?!捌蛐禄稹敝赣懙眯碌幕鸱N。古代有寒食節,通常在清明前一兩天。寒食節顧名思義不能生火做飯,需要吃冷食。過了寒食節,再重新鉆木取火,挺麻煩,所以一家鉆取新火后,鄰居們只要帶著燃料去點燃一下就行了。末句寫詩人在拂曉時分,天還沒亮,就點燈坐在窗前讀書了。正由于詩人刻苦學習,終于在29歲考取了進士。
這首詩在對比中說明,由于社會地位、經濟條件、奮斗目標不同,人們的生活情趣也是不一樣的?!皶源胺峙c讀書燈”所創造的意境,對出身貧寒的學子頗有激勵作用。此外,晁沖之的《夜行》中的兩句詩“孤村到曉燈猶火,知有人家夜讀書”,也能給人以感動。
上一篇:杜 牧《清明》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葉紹翁《游園不值》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