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翁
佛照德光[1]
垂垂白發已忘年,折腳鐺[2]邊息萬緣,
百鳥不來花自笑,日高三丈尚酣眠。
《禪宗雜毒海》卷七,
卍續藏第一一四冊頁一七九上
【白話新唱】
我老了
老得連今年幾歲都忘了
垂垂白發就是我的年紀吧!
我就像一只已然無用的斷了腳的鐺
萬事與我不相干
鳥兒不來最好
免得吵了花兒笑
雖然太陽照到屁股了
也不必非起床不可
我就是這么懶散
哈哈哈!
【分析與鑒賞】
雖然詩題《懶翁》,卻不是使人感到老頭子的懶,而是無牽無掛的自由心境。人老了,卻換來這般萬緣俱忘的修為,這一生是值得了。
更進一步說,這懶翁豈是別人呢?不就是我們內在佛性的寫照嗎?若論年紀,佛性從無始劫前就在了,無量劫以后也不會死亡,佛性才真的是“垂垂白發已忘年”!
據說老子一生下來,就是一個年紀大得不像話的老頭子,這是多么浪漫的傳說啊!
每個人一生下來,內在就有不知多少年歲的佛性。
人若能顯發深鎖在感官幻網下的佛性,就可以豪邁地說:“百鳥不來花自笑,日高三丈尚酣眠!”
[1]佛照德光(1121-1203):六祖下十七世,嗣法于大慧宗杲,有《佛照光和尚語要》一卷行世。
[2]鐺:有腳的鍋子。
上一篇:獎山元模《巖頭一夜東風起》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布袋契此《我有一布袋》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