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古戍饑烏集)
古戍
古戍饑烏集,荒城野雉飛。何年劫火剩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玉帳空分壘,金笳已罷吹。東風回首盡成非,不道興亡命也、豈人為。
【注釋】
《南歌子》:又名《南柯子》、《風蝶令》。唐教坊曲。二十六字,三平韻。一般用對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謂之“雙調”。野雉:野雞。起兩句謂荒涼的古城只有饑餓的烏鴉聚集,野雞亂飛,極言古戍廢棄之久。劫火:本意為世界毀滅時的大火,此處泛指兵火。碧血:古人以忠臣志士所流的血為碧血。語出《莊子》。龍堆:白龍堆,漢代西域沙漠名,在新疆以東。后代詩文常以龍堆泛指塞外沙漠。玉帳:征戰時將帥軍帳的美稱。壘,堡壘。笳:胡笳。流行于邊塞的古樂器,發聲悲亢。
【評析】
性德多次巡視塞外的親身經歷,使得其邊塞詞非閉門造車,而是多賦所見所聞,多抒真情實感。然其邊塞詞少有英雄建功立業的雄壯激昂,多有歷史興亡、世事滄桑的感慨。此詞著筆亦非再現古戰場昔日的激烈、英雄壯志凌云的慷慨,而重在描繪歷經時光洗滌過后廢棄古戰場的荒涼,饑烏云集,野雉群飛。“英雄碧血”,是昔日的壯懷激烈;“東風回首”則是今日的荒蕪衰敗。“玉帳”是昔日的英雄將帥運籌帷幄之處,緊接一“空”字感嘆英雄功業灰飛煙滅。“金笳”喻戰爭的號角聲,又緊接著“罷吹”二字,極言戰場今日的蕭條。由今昔對比導出性德獨特的歷史意識:“不道興亡命也,豈人為。”戰場的血腥爭斗,也許能成就一時的英雄,然而歷史長河滔滔奔涌自有其興亡順逆的規律,又豈是人力可以左右!
上一篇:萬壽辯《人傳師死已多時》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慈受懷深《家中四威儀之四》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