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聲子(晚天蕭索)
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游。三吳風景,姑蘇臺榭,牢落暮靄初收。夫差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圖王取霸無休。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輸范蠡扁舟。驗前經舊史,嗟漫載、當日風流。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
【注釋】
《雙聲子》:柳永自制曲,其后再無以此調填詞者,《樂章集》注林鐘商。此詞寫于第二次官蘇州時,即慶歷六年(1046)。在柳詞中,懷古詞極少,此即其一。“晚天”句:謂晚來天氣蕭索。斷蓬蹤跡:謂行蹤無定如斷蓬般。蘭棹東游:謂乘著木蘭木所作之舟,宦游于蘇州。蘭棹,木蘭木所作之棹,此處名詞動用,謂乘船。游,謂宦游,非“游覽”、“旅游”之“游”。姑蘇:山名,在江蘇吳縣西南。或作姑胥,又作姑余。姑蘇臺在其上,吳王夫差所造,或謂吳王闔廬所造,又稱胥臺。隋因山名州,故稱吳縣為姑蘇。此處指蘇州。牢落:猶云寥落。稀疏零落貌。夫差舊國:即蘇州,因吳王夫差曾都于此,故云。香徑:即采香徑,已見前注。“繁華”三句:謂當年的繁華已不復存在,惟聞鹿鳴而已。“想當年”二句:當年吳王曾爭霸諸侯,故云。“翻輸”句:范蠡為春秋時楚人,仕越。吳越爭霸時,范蠡曾送西施入吳。據傳,越滅吳后,范蠡與西施駕扁舟泛游五湖。后入齊,變姓名為鴟夷子皮,經商致富。居陶,自號陶朱公。世傳此說出于漢袁康、吳平《越絕書》,然查今四庫全書本《越絕書》無此載,蓋訛傳。驗前經舊史:謂檢驗前經舊史所載吳越爭霸事。前經,指《春秋》及《春秋左氏傳》等。舊史,指《史記》、《吳越春秋》、《越絕書》等。當日風流:指吳王當日爭霸。
【評析】
此為懷古詞,上片寫景,“晚天”三句寫行役蹤跡,淡淡敘來。“三吳”三句寫蕭索之景,為以下感慨作鋪墊。“夫差”五句寓懷古于寫景之中,單拈出吳王當年為西施專造的香徑,為下片詠西施之事作引。下片專詠西施事,貫穿了“美人誤國”之旨。“想當年”二句感慨吳越爭霸,著一“空”字,其義自見。“江山”三句謂吳王曾稱雄一時,卻反而輸給了范蠡的美人計。“驗前經”二句復嘆吳王爭霸是空風流一時。“斜陽”二句回到當前景色,收束全詞。
上一篇:柳永《鳳歸云(向深秋)》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柳永《受恩深(雅致裝庭宇)》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