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煙村雨里灘,看之容易作之難。
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燕脂畫牡丹。
---李 唐
畫上題詩,是我國繪畫藝術的一大特色。早期的題畫詩,大多數由詩人為畫家或藏畫家題寫,如李白《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和《畫鷹》等都是。到了宋代,才出現了畫家在畫上自題所作的詩,從而逐漸形成融詩、書、畫為一體的藝術傳統。李唐這首《題畫》詩,就是其中較早的著名作品之一。
這首詩名為“題畫”,而實際上涉及畫本身的只有第一句;其余三句,都只是借題發揮,用以抒寫個人的感慨和不平。它的弦外之音,是耐人尋味的。
明代郁逢慶《書畫題跋記》載,錢唐人宋杞云: 李唐初到杭州,無人賞識,靠賣紙畫糊口,生活十分艱苦。他寫了這首詩,用來譏諷當時社會上崇尚艷麗花鳥畫的風氣。
“云里煙村雨里灘”才七個字,就把一幅生動的畫景形象地凸現出來。畫面層次分明,很有立體感: 上方是云煙繚繞的山村,下方是雨水滂沱的河灘,一靜、一動,相互襯映。畫中景色是朦朧的,但畫面是清晰的,山村隱約可辨,灘聲仿佛可聞,不給人任何晦澀的感覺。這幅畫是經過艱辛的精神勞動才創造出來的。因此下句說:“看之容易作之難。”俗話說得好:“看人挑擔不吃力,事非經過不知難。”這是常人都懂的生活哲理。但常人往往醉心聲色犬馬,貪圖富貴榮華,缺少真正的審美能力,對這種意境高妙的畫看不上眼。詩人寫道:“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燕脂畫牡丹”(牡丹,一名富貴花)。意思是說如果畫牡丹花,施以濃色重彩,定會大受時人歡迎。這自然是反話。這種反話,既飽含著帶淚的幽默,又噴射出忿世的怒火。亦莊,亦諧,痛快,淋漓。這種風格,為后世許多題畫詩所效法。如明代徐渭《題墨牡丹》云:“五十八年貧賤身,何曾妄念洛陽春?不然豈少胭脂在,富貴花將墨寫神!”就可明顯看出李唐此詩對他的啟迪。
李唐在山水畫和人物畫方面都很有造詣。特別是他的山水畫,構圖精煉,用筆有力,著重創造意境。在畫水的技法上,他改用一種盤渦動態之勢,頗使“觀者神驚目眩”。如此詩首句“云里煙村雨里灘”,就顯示出李唐在創造意境和構圖方面具有高度的才能。至于愛發議論,那是宋代詩人的習氣,而李唐此詩的議論畢竟較富理趣,反而使人感到深刻有味。
上一篇:陳師道《田家》古詩鑒賞
下一篇:黃庭堅《題落星寺四首(其三)》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