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林塘春暮時, 暫同游賞莫相違。
風光不要人傳語, 一任花前盡醉歸。
-----文彥博
讀文彥博這首詩, 會很自然地想到老杜《曲江二首》(其二):“傳語風光共流轉, 暫時相賞莫相違。”杜甫的意思是: 可愛的風光呀, 你就同穿花的蛺蝶、點水的蜻蜓一起流轉, 讓我欣賞吧, 哪怕是暫時的;可別連這點心愿也違背了啊!文彥博此詩中二三兩句, 顯然是化用杜詩語, 然意思卻不盡相同。且看其詩。
秦帥端明姓司馬, 是文彥博的老友。清明后的一日, 詩人與他會飲于李氏園池, 首句便作描寫: 時當清明后的暮春, 二人來到李氏園池。李氏園恰臨洛水, 園中樹木叢聚, 池水汪汪, 真是“天氣澄和, 風物閑美”(陶潛《游斜川》詩序語)。因此緊接第二句便說:“暫同游賞莫相違”。單就字面意思而言, 與老杜的大致不差, 但由于所言對象有別, 故詩意便不盡相同了。老杜乃以擬人化的語氣與“風光”言, 詩人在此卻向同游者說道: 既然良辰美景當前, 游園會飲便是賞心樂事了, 讓我們共同盡情游賞吧, 盡管是暫時的(短時間的), 可也莫違背了我的心愿啊!更何況, 詩人接下兩句說, 我們還有游賞的有利條件呢:“風光不要人傳語, 一任花前盡醉歸。”傳語, 寄語也。老杜還須寄語風光, 求得風光首肯以后方能游賞, 詩人在這里卻說, 他們“不要傳語”, 此句意思, 詳而言之, 乃是蘇東坡所說:“天地之間, 物各有主……惟江上之清風, 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前赤壁賦》), 簡而言之, 便是李太白所道:“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襄陽歌》), 因此不須人先去傳語, 可以聽任我們于花前觥籌交錯, 恣意觀賞, 盡興方歸了。
老杜的那一聯另有深意, 自不待言。詩人這首詩所表現的, 則是他悠然閑適、盡情享受李氏園內陽春煙景的感情。語言圓美流轉, 格調清新明快, 值得玩味。
上一篇:黃庭堅《次韻中玉水仙花二首》鑒賞
下一篇:賀 鑄 《清燕堂》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