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祖籍烏程(今浙江湖州)。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進士,先后做過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晚年隱居山林。他早期的小令與晏殊齊名,后來的慢詞與柳永并稱。作品主要抒寫當時士大夫的迷醉生活和男女愛情,另外也觸及一些都市生活,格調清麗,蓄意深沉。他曾有三句寫花月影的佳句,所以又叫“張三影”,有《張子野詞》。
千秋歲
【原文】
數聲鶗鴂 ① ,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 ② ,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注釋】
①鶗鴂:即杜鵑。
②永豐柳:唐朝白居易的《楊柳枝詞》中有這樣一首詩:“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如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描寫洛陽永豐坊西南角園中的一株垂柳。后來此詩入樂,全城皆知。唐宣宗聽說后,命人把那株垂柳的枝條栽在禁苑中。所以后世也用“永豐柳”指代園柳。
【譯文】
幾聲杜鵑的鳴啼,又在報告爛漫春花將要凋謝。越是惜春的人越喜歡摘那些殘花。怎奈雨雖輕柔風卻猛烈,正趕上這梅子發青的暮春時節。看那永豐坊的柳樹,在無人的園中整日撒飛絮如飄雪。
請不要把琵琶的細弦撥動,我深深的哀怨也會隨著這細弦傾瀉。只要蒼天不老,真情就不會磨滅。多情的心就像那雙絲網,中間有千千萬萬個結。中夜已過去了東方未白,搖曳的殘燈終于熄滅了。
【鑒賞】
這是一首情詞。寫詞人由晚春的景色想到自己失落的愛情,表達了深深的遺憾和對所愛女子矢志不移的愛戀之情。
上片寫景,并暗示自己已經失去了真摯的愛情。詞人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談而不露,既讓人能夠揣摩到他要訴說的感情,又不著一個“情”字。他只是用一系列帶有感情色彩的意象的羅列來暗示讀者,他的愛情已經像這些景物一樣橫遭摧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明是寫景,其實是在暗示自己的愛情。
下片是詞人的真心表白,反映了他堅定的立場。“莫把幺弦撥”,為什么呢?因為對此時的主人公來說,這琴弦上也流淌著自己不可抑制的怨恨。這是一種怎樣的無奈啊!終于,這積蓄的怨恨頃刻間爆發,愛情的誓言脫口而出:“天不老,情難絕。”隨后“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一句更把自己要與愛人永遠相隨的柔情盡情展露。“絲”即是“思”,“雙絲”更見其情思的堅韌、兩人的心有靈犀。到這里,本詞達到了情感的最高潮。最后本詞以含情之景作結:黑夜即將過去,唯一與自己相伴的燈盞也已燃盡,可是東窗還未白,思念無有止境……
本詞蘊藉深沉,峭拔高邁,實得婉約與豪放兩家之長,是難得的佳作。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張先《天仙子》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