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蘇軾《中秋月》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3:29:08

中秋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1]無聲轉玉盤[2]。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注釋】

[1]銀漢:天河。

[2]玉盤:指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譯文】

黃昏時的彩云完全消散,萬里晴空充滿了清寒。白茫茫的天河寂靜無聲,冉冉東升的明月像一輪玉盤。好景不長,難聚易散,這一輩子少有這樣的夜晚。縱使明年今夜也有這樣的明月,你我也不知在什么地方觀看!

【解析】

熙寧九年(1076)十二月蘇軾由密州改知河中府,未到任又改知徐州。多年未見面的蘇軾兄弟相聚于京郊。第二年四月蘇轍送蘇軾赴徐州,在徐州又同住百余日。過了中秋節,蘇轍因赴南京簽判任,才不得不離去。蘇軾晚年貶官嶺南途中回憶說:“余十八年前中秋夜與子由觀月彭城(即徐州),作這首詩。”(《書彭城觀月詩》)可見這也是一首與蘇轍傷別的詩。前兩句寫中秋月,寫出了彩云消逝,清涼寂靜,圓月如玉的中秋美景;后兩句抒懷,感嘆好景不長,聚散無定,具有濃厚的感傷色彩,但也富有哲理,耐人玩味。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蘇軾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