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七夕①
緱山仙子②,高情云渺,不學癡牛騃女③。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④。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⑤,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⑥,風雨散、飄然何處⑦?
①此詞熙寧九年(1076)七月為悼念陳舜俞而作。舜俞:字令舉,烏程(今浙江湖州)人。熙寧九年五月,蘇軾在密州“聞陳舜俞訃”。見《蘇詩總案》卷十四。七夕為牛郎織女相會之期。陸游《跋東坡七夕詞》云:“昔人作七夕詩,率不免有珠櫳綺疏惜別之意,惟東坡此篇居然是星漢(天河)上語。歌之,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
②緱(ɡō狌)山仙子:指仙人王子喬。據《列仙傳》,他是周靈王的太子,道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后,他對桓良說:“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山頭。”緱山:在今河南偃師。此以王子喬喻陳舜俞。
③癡牛騃(á犻)女:牛郎織女。因其過于鐘情,故說癡騃。騃,呆。語本唐盧仝《月蝕》詩:“癡牛與騃女,不肯勤農桑。徒勞含淫思,旦夕遙相望。”
④“鳳”二句:《列仙傳》謂王子喬“好吹笙作鳳鳴……(后)果乘白鶴駐(緱山)山頂,望之不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此喻舜俞之死。
⑤“客槎”二句:據張華《博物志》卷十:“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浮槎來去……去十余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
⑥相逢一醉:指熙寧七年(1074)在吳江垂虹亭上的“六客之會”,時蘇軾有《菩薩蠻》(席上和陳令舉)詞。
⑦“風雨”句:謂別后陳舜俞飄然而逝(指其死)。
上一篇:蘇軾《南鄉子·裙帶石榴紅》寫作背景、注解
下一篇:蘇軾《阮郎歸·一年三度過蘇臺》寫作背景、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