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中國古代有許多美麗浪漫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的傳說是其中凄美動人的一個。《鵲橋仙》詞牌即與這個故事有關。《鵲橋仙》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其格律較為規范,比較常見的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闋各兩仄韻,如秦觀的“纖云弄巧”,又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闋各三仄韻的,以及四仄韻一體的。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緱山仙子①,高情云渺,不學癡牛鎚女②。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③。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④。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注釋
①緱(gō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
②癡牛鎚女:指牛郎織女。
③“鳳簫”三句:據劉向《列仙傳》記載,周靈王太子王子喬,好吹笙作鳳凰鳴叫聲,為道士浮丘公引入嵩高山中三十余年。后于山上遇柏良,對柏良說:“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屆時,果見其乘白鶴現于山頭。可望不可及。舉手謝時人,數日,飄然而去。
④“客槎”三句:槎,竹筏。張華《博物志》載:天河與海相通,每年都有浮槎定期來往其間。海濱一人發探險奇想,一日乘浮槎而去。經十余日,于一城郭中遇織布女子和牽牛男子。乘槎人返回后,從蜀人嚴君平處得知,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沖犯牽牛宿,其時,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時。
賞析
這是一首贈別詞。作者一反用此詞調寫七夕愛情題材之傳統,用來贈別友人,擴大了同類詞的內涵,豐富了其表現力。這首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用來抒寫送別之友情,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以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體現出蘇軾詞一貫的浩懷逸氣、超乎塵垢之外的特色。
上一篇:《西江月·頃在黃州》賞析,作者思想感情鑒賞,藝術創作手法解讀
下一篇:春光易逝《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詞、作者表達情感解讀、藝術創作手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