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謁平戶延平誕生處》賞析與注釋

來源: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1-04-24 17:32:55

謁平戶延平誕生處

行人遙指鄭公石[1],沙白松青夕照邊;

極目神州余子[2]盡,袈裟[3]和淚伏碑前。

題解

此詩作于1909年夏天。初刊于1909年12月《南社》第一集,題為《過平戶延平誕生處》。后又刊于1914年5月《民國》第一號,題為《過鄭成功誕生處》。此題是從蔡哲夫所藏曼殊墨跡中錄出。

平戶——日本長崎縣的一個市鎮(zhèn)。延平——指鄭成功(1624—1662年),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名芝龍,母是日本人。明清之際收復(fù)臺灣的名將。明永歷元年七月封為延平公,十五年晉封為延平郡王。鄭成功堅決反對其父鄭芝龍屈辱降清,于清順治三年(1646)毅然起兵抗清。清康熙二年(1661)進兵臺灣,驅(qū)逐荷蘭殖民者,次年收復(fù)全島并以此為根據(jù)地,聯(lián)絡(luò)志士,堅持抗清斗爭。按:鄭成功在清末民初尤其是留日學(xué)生中大受推崇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僅在于他被賦予追求“自由”“獨立”的俠魂,還在于他身上流淌著被譽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日本血緣。由于曼殊與鄭成功頗多相似之處,故在儕輩中備受青睞,陳去病就曾將曼殊比況為鄭成功,他在《題曼殊童時攝影》中贊曰:“正朔天南奉盛明,孤忠唯有鄭延平,百年更見田中嫗,一樣寧馨裹錦繃。”——緣于以上諸因,當(dāng)船行經(jīng)“鄭公石”時,曼殊激動不已,竟舍舟登岸忘情地伏在碑前,涔涔而下的熱淚如斷線之珠,灑落在酒漬斑斑的袈裟上。按:曼殊雖身為僧人,卻能懔然于匹夫之責(zé),與時代的脈搏絲絲入扣,他的憤慨、憂思,盡在此伏碑一哭中!

注釋

[1]鄭公石——又稱“兒誕石”,為一塊不甚高大之巖石,相傳鄭成功誕生于石上,故名。

[2]神州——中國的別稱。戰(zhàn)國齊人鄒衍創(chuàng)立“大九州”學(xué)說,稱“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nèi)自有九州”。(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余子——指清末的仁人志士。

[3]袈裟——意思是“壞色”。和尚披在外面的法衣,又名“百衲衣”,用一些長方形的雜碎布片拼綴制成。碑——指兒誕石東側(cè)之紀(jì)念碑,正面書云:鄭成功兒誕石,背面有碑文一千五百字,記述鄭成功生平梗概。——詩人在末句中頗有以鄭成功自況之意;在他看來,唯有鄭成功才是天下真正的英雄。

品詩文網(wǎng)
導(dǎo)航:品詩文網(wǎng) > 詩集 > 蘇曼殊 > 當(dāng)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