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題解】《生查子》,唐教坊曲名。雙調,四十字,仄韻格,前后片格式相同,各四句兩仄韻,上去通押。多抒發怨抑之情。“查”字,讀音zhā。
【注釋】1.元夜:農歷正月十五夜,即元宵節。唐代以來有元夜觀燈的風俗。2.花市:賣花的集市。
【串譯】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與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后。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的佳人,相思之淚打濕了春衫的衣袖。
【賞讀提示】這首詞通過寫一個妙齡女子去年元宵節與今年元宵節愛情的變故,反映了她不顧封建禮教束縛,追求戀愛自由的歡樂與悲傷。上片為女主人公回顧去年元宵節與情人幽會的美好情景。前兩句寫節日的熱鬧場面。后兩句描述那晚她趁著出門觀燈的機會與心上人按事先的約定在黃昏夜幕降臨、明月剛剛升上柳樹梢時悄悄地相會。下片與上片相對照,筆鋒一轉,時光飛逝如電,轉眼到了“今年元夜時”,把主人公的情思從回憶中拉了回來。下片敘述女主人公對今年元宵節“物是人非”的悲傷。前兩句寫“物是”,后兩句寫“人非”,女主人公觸景生情,頓感悲傷:雖然今年的燈節仍然與去年一樣美好,但是現在她已經見不到去年幽會的那位心上人了,于是迸涌而出的淚水不知不覺沾透了她那身春衫的袖子。淡漠冷清的傷感彌漫于下片。燈、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過是凄涼的化身、傷感的催化劑、相思的見證。而今佳人難覓,淚眼看花花亦悲,淚滿衣袖。
誦讀此詞對于熱戀后又傷感悵惘的女性心理的揣摩是成就誦讀的關鍵點,起句就得有女性主人公的心態和語氣,婉約一些也可。“去年”與“今年”境況的比對和反襯構成了矛盾焦點,可適當做以突顯和強調。
【斷句頓挫建議】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推薦名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上一篇:歐陽修《夢中作》的寫作特色
下一篇:《歐陽修·踏莎行》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