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賞析
移舟泊煙渚②,日暮客愁新③。野曠天低樹④,江清月近人⑤。
注釋
①建德江:即今新安江流經今浙江建德縣的一段。
②移舟:移舟近岸。煙渚:傍晚煙霧籠罩著的小洲。
③新:鮮明、顯豁之意。
④“野曠”句:是說原野空曠,極目遠望,天與地接,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
⑤“江清”句:是說江水清澈,月映水中,俯看月影,覺得月亮和舟中的人格外靠近。
賞析
這是一首寫客愁的詩。“日暮客愁新”是說日暮勾起了客游之人的愁緒,“新”跟“日暮”相對,太陽快下山了,天已黃昏,日色已“舊”。這句其實就是寫離家在外的游子在黃昏時候的愁緒,暮色總是特別容易勾起客游者的悵惘情緒的,這是一種常人都經歷過都能理解的情感,而詩人在短短五個字中,不僅表達得簡潔凝煉,而且以“新”對“暮”,很有新意。
“野曠”這兩句出自謝靈運的詩:“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這一聯已經是不錯的寫景之句了,而孟浩然改造過的句子更為成功,且正體現出五絕含蓄凝煉的特色。二人都表現了主觀感覺中所見景物,但孟浩然的動詞選用得更巧妙,從而能在同樣是五個字的范圍之內包含更多的意蘊。謝靈運的詩的四個動詞:“曠”是形容原野,“凈”是形容沙岸,“高”是形容天,“明”是形容秋月,指向性都非常明確;而孟浩然的詩中,“野曠”是一樣的,“江清”的意思指向也比較明確,有“歧義”的是“低”和“近”。在開闊的田野上,這“低”,既是指樹林感覺很“低”,也指天空似乎壓迫著樹林的上端;這“近”,既是指月亮在曠野上似乎離人很近,也是指清清江水中月亮的倒影離人很近。于是,把動詞“低”放在天、樹之間,把“近”放在月、人之間,這就多了一層轉折,比謝靈運的詩顯得巧妙,但是又渾然天成,并沒有任何雕琢的痕跡。另外,謝靈運的寫景重在寫實,缺乏整體的意境,而唐詩的妙處正在于情景交融、渾融一體,例如孟浩然這首詩,不但寫景高妙,而且情景交融,作者的寫景不重在寫實而重在傳神,他用極簡約的語言就表現出高遠而又有著淡淡寂寞與哀愁的意境。
上一篇:臨洞庭孟浩然賞析
下一篇:如何賞析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解讀古詩詩意、作者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