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行①
【題解】
這首詩是李白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春,奉詔由湖北安陸赴長安任職,途經河南南陽時所作。詩中以漢光武帝劉秀在此起兵,并娶了南陽美女陰麗華為皇后引出綜觀南陽山川形勝和繁華的市井,看風流人物輩出,清歌艷舞可賞,真可謂人杰地靈的好去處。
主旨講述了詩人對南陽英豪的欽慕,隨后筆鋒一轉,以臥龍自況,嘆無知己,以此引申用世之志,抒發懷才不遇的感嘆。李白文末借以抒發不得志之情,也是他一貫寫作風格。
【原文】
南都信佳麗,武闕橫西關。
白水真人居,萬商羅鄽阛②。
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山。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與五羖③,名播天壤間。
麗華秀玉色④,漢女嬌朱顏。
清歌遏流云,艷舞有馀閑。
遨游盛宛洛,冠蓋隨風還。
走馬紅陽城,呼鷹白河⑤灣。
誰識臥龍⑥客,長吟愁鬢斑。
【注釋】
①南都:唐代為山南東道鄧州,即今河南南陽市。行:指歌行體。歌為總稱,鋪張事實而歌稱“行”。
②“白水真人”二句:白水真人,即漢光武帝。漢光武帝起于青陵之白水鄉,故曰白水真人。鄽阛(chán huán):指市井。鄽:古同“廛”,市宅。阛:市垣。
③陶朱:范蠡。越滅吳后,范蠡辭去相位,至陶經商,自稱陶朱公,致財巨萬。見《史記·越世家》。五羖(gǔ):指百里奚,秦國大夫。虢為晉所滅,百里奚逃至楚,被執為奴,秦穆公聞其賢,以五羖羊皮贖之,授以國政,號曰五羖大夫。見《史記·秦本紀》。史載,范蠡和百里奚皆南陽人。
④麗華:陰麗華,漢光武帝皇后。
⑤白河:一作“白水”,源出今河南嵩縣西南,南流經今南陽市東,至湖北襄樊市入漢水。俗稱白河。
⑥臥龍:諸葛亮。王琦注:“《三國志》:諸葛亮字孔明,躬耕隱居南陽臥龍崗。”
【譯文】
南陽果然是個名不虛傳的好地方,巍峨的武闕山就橫亙在西關。
這是白水真人漢光武帝起兵而居的地方。這里地理險要水陸暢通,萬商云集市井繁榮。聳立的高樓對著紫色的大道,皇親國戚和富家豪宅鱗次櫛比,直連到城外的青山。
在這靈圣之地出現過許多英豪,他們的事跡超群到無人能攀比。就像陶朱公范蠡和五羖大夫百里奚,他們的聲名早已遠播在天地之間。
這里還是盛出美人的地方,比如以美色著名的漢光武皇后陰麗華,嬌艷美麗的漢皋游女都在未嫁之時就已經美艷馳名。她們清麗的歌聲能遏止流云不敢隨意浮動,她們的舞姿曼妙,優游從容,令人心曠神怡。況且南陽的繁盛與洛陽齊名,古來都是放開心懷盡情游覽的勝地,時常都是華麗冠蓋隨風往來,車馬不息。
我也常在紅陽城外走馬游覽,在白河灣呼鷹逐獵。但不知有誰能像明主劉備賞識臥龍先生那樣認出我來呢?唉!無奈地長吟諸葛亮的《梁父吟》,不覺中雙鬢的頭發都愁白了。
上一篇:李白《南流夜郎寄內》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南陵五松山別荀七》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