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晁卿衡
【題解】
此詩是李白于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在廣陵遇見魏顥,聽到晁衡歸國時遇暴風(fēng)失事后所作。
晁衡是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呂,于開元五年(717年)來到中國求學(xué),并留居中國任職。與李白、王維等都結(jié)為好友。753年冬,晁衡以唐朝使者的身份乘船回國。當(dāng)時誤傳晁衡遇難溺死,李白便寫下這首詩悼念他。題中一個“哭”字,足以表現(xiàn)了詩人失去好友的悲痛以及這份超越國籍的真摯情感,使詩歌染上了一絲悲傷哀婉的氣息,表現(xiàn)了詩人重情義的美好情操。
【原文】
日本晁卿辭帝都①,征帆一片繞蓬壺②。
明月不歸沉碧海③,白云愁色滿蒼梧④。
【注釋】
①卿:對晁衡的尊稱。帝都:指唐朝的京城長安。
②蓬壺:指蓬萊、方壺。此處指晁衡在東海中航行繞過蓬萊和澎湖列島。
③明月:比喻品德高尚才華出眾的人,此處用來比喻晁衡。沉碧海:指溺死海中。
④蒼梧:本指九嶷山。此句意謂:悲愁的云霧籠罩著大海和蒼梧山。
【譯文】
日本友人晁衡辭別了長安,他乘著帆船出發(fā),準(zhǔn)備繞過蓬萊和澎湖列島回轉(zhuǎn)本國。
然而,晁卿沒有順利回到家鄉(xiāng),而是遭遇風(fēng)暴如同明月一樣沉入了大海,我心悲痛!思念你的心情如同這蒼白的云霧籠罩著茫茫大海和蒼梧山。
上一篇:李白《哭宣城善釀紀(jì)叟》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客中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