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舞伎
何遜
管清羅薦合 [1] ,弦驚雪袖遲。逐唱回纖手,聽曲動蛾眉 [2] 。凝情眄墮耳 [3] ,微睇托含辭 [4] 。日暮留嘉客,相看愛此時。
【注釋】
[1]羅薦:絲織席褥。[2]蛾眉:美人的秀眉。[3]眄:斜著眼看。[4]睇:斜視,細看。
【賞析】
詠舞伎的詩歌題材在古代不乏其作,然而何遜的這首卻顯得清新可愛。“管清羅薦合”,管樂的清新旋律冉冉響起,飄逸的羅裙隨之搖擺,緩慢而輕盈,祥和與溫馨籠罩周圍。突然間,弦樂之聲奏響,宛如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塊,打破了原有的和諧,開啟了新的樂章。沉醉于輕柔的舞者,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驚了一下,不得不對自己的舞蹈做出相應的調整與轉變——“弦驚雪袖遲”。她匆忙間舞起雪白的長袖,但還是慢了半拍。
表演還在繼續,宛若百靈鳥般悅耳的聲音、曼妙的舞姿,幻化成了何遜筆下的詩句。動聽的曲調,從她的朱唇間緩緩唱出,纖細的雙手也隨歌而動,就連清秀的蛾眉也隨著樂曲一起躍動。定格之時,深凝的雙眸斜斜地看著臉側長長的耳環,不經意的一瞥間隱藏著無盡的言語。
詩人在這首并不長的詩歌中,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一位曼妙可愛的舞娘形象。雖然無意間的走神就有可能是一個大失誤,然而這是一位機敏真誠的女子,“凝情眄墮耳,微睇托含辭”,她用滿目含情完成了精彩演出。讀來令人不免莞爾,心生向往。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