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照
【題解】
這首詩大致是杜甫在大歷元年、二年(公元766、767年)旅居夔州時所作。杜甫同期還寫了《登高》等著名的七言律詩。當時杜甫已經(jīng)感受到了夔州時局的不穩(wěn)定,對蜀地的動亂也已有所預(yù)感,想回北方卻不能實現(xiàn),心里郁悶而作此詩。
詩中通過描寫夔州的古跡楚王宮和白帝城,斜陽返照到江水上,好像山壁都翻倒在江中,從四面八方聚攏來的云遮蔽了樹林,意在暗示國家危亡,而自己年邁病重,高枕而臥,只能是空懷對時事的感傷了。引用屈原學(xué)生的《招魂》更加突出表達了自己憂國憂民之心無以施展的悲憤之情。
【原文】
楚王宮北正黃昏①,白帝城西過雨痕②。
返照入江翻石壁③,歸云擁樹失山村④。
衰年肺病惟高枕⑤,絕塞愁時早閉門⑥。
不可久留豺虎亂⑦,南方實有未招魂。
【注釋】
①楚王宮:楚王之宮。在重慶市巫山縣西陽臺古城內(nèi)。相傳襄王所游之地。
②白帝城:古城名。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東瞿塘峽口。
③返照:夕照;傍晚的陽光。石壁:陡立的山巖。
④歸云:聚攏的云。猶行云。
⑤衰年:衰老之年。高枕:枕著高枕頭。
⑥絕塞:極遠的邊塞地區(qū)。
⑦豺虎亂:這里比喻殘暴的寇盜、異族入侵者。
【譯文】
楚王宮的北面,正是黃昏時分,白帝城的西面,還可以清晰見到下過雨的痕跡。
傍晚的陽光照到江面上返射而出的倒影在水中隨波浮動,好像整個石壁都翻倒在江中,從四面八方聚攏來的濃云翻滾著,遮蔽了整片樹林,山下的村莊也都看不見了。
我既已年老,又患上了嚴重的肺病,現(xiàn)在只能枕著高枕頭躺在床上,如今我身在遙遠的邊塞,也沒有觀賞晚景的心情,只好早早地關(guān)上了房門。
現(xiàn)在夔州也變得時局不穩(wěn),聽說即將有賊軍要入侵,看來,此地也不宜久留,還是早點離開為妙,我想回到北方,可一直沒能回去,不知何時能安撫這未招的驚魂。
上一篇:杜甫《負薪行》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閣夜》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