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杜甫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逼,王宰始肯留真跡。壯哉昆侖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中有云氣隨飛龍。舟人漁子入浦溆,山木盡壓洪濤風。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
此為歌行體題畫詩,約作于上元元年(760)。讀此詩須注意“戲題”二字,即其中的幽默感。
前四句寫其名家派頭,“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無乃太慢乎,看來王宰是位工筆青綠山水畫家,喜歡精雕細刻,畫起來胸有成竹,不喜受人催促。其實名畫家應酬求畫,先決條件便是不催,把絹幅擱那兒就是。一來求畫的人多,哪能說要就要?二來要有興致才肯命筆。所以要快莫來,不然就暗中教弟子或女兒臨摹代筆,自己畫押就是,教你舅子得一幅贗品。——要不然杜甫何以特別強調“真跡”二字呢。——“能事不受相促逼,王宰始肯留真跡!”
中七句述畫中山水,這是一幅絹畫,而且是掛在畫家自己家中的中堂,可知是得意之作。《昆侖方壺圖》以神山尤其海上神山命名,可知是想象寫意為主。此畫山水俱佳,尤善留白(“中有云氣”云云),而且從樹木與波濤傳出狂風之勢。詩人所舉“巴陵”、“日本、“赤岸”皆泛言崇山峻嶺、江河湖海,以助讀者之想象。
末四句是總評和觀感,“尤工遠勢古莫比”二句,是說王宰在運用透視畫法以取得尺幅萬里之勢方面,有超過古人的獨到之處。可謂懂畫。
據說晉人索靖見顧愷之畫,愛不釋手,說:“恨不帶并州快剪刀來,欲剪松江半幅紋練歸去。”(此注乃宋人偽托,然大有助于理解詩意。)意即這畫不能全幅偷走,剪一塊水紋回去,亦有收藏價值。末二句正此意也,所以言“戲”。或解為“不知哪得如此快剪刀,把吳松江水也剪來了”,非唯不通(江水何可剪,必畫水始可剪耳),且大失題意。
詩人另有《戲為韋偃雙松圖歌》末云“我有一幅好東絹,重之不減錦繡段;已令拂拭光凌亂,請公放筆為直干”,蓋畫松以曲干見奇,而一匹東絹長可兩丈,問彼能否作直干之松樹,是求畫意,亦和畫家開個小小的玩笑。
上一篇:杜甫《江畔獨步尋花》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
下一篇:[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