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顥
名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導讀】
崔顥(?—754),唐代詩人,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十一年(723)進士,曾為太仆寺丞。《全唐詩》中收入其詩四十二首,他的代表作七律《黃鶴樓》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名作。
【原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①,此地空余黃鶴樓②。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③。
晴川歷歷漢陽樹④,芳草萋萋鸚鵡洲⑤。
日暮鄉關何處是⑥?煙波江上使人愁⑦。
【注釋】
①昔人:傳說中的仙人。一說是三國時蜀國人費文祎在此樓乘鶴登仙;一說是仙人王子安經過這里。②黃鶴樓:武漢市的歷史名勝。舊址在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下臨長江。“鵠”,古與“鶴”字相通。黃鶴樓始建于東吳黃武二年(223),屢廢屢建,新中國成立后修建長江大橋時拆除。1985年,在武漢蛇山西端高觀山西坡新建黃鶴樓。樓高50.4米,共5層。③悠悠:飄蕩的樣子。④歷歷:分明的樣子。漢陽:地名,即今武漢市漢陽區,與黃鶴樓隔江相望。⑤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芳草萋萋”化用《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意。鸚鵡洲:唐代時在漢陽西南的長江中,后漸被江水沖沒。東漢末年,曾作過《鸚鵡賦》的名士禰衡被黃祖殺于此洲,因此得名。⑥鄉關:故鄉。⑦煙波江上:江上的煙霧波濤。
【譯詩】
傳說中的仙人已騎著黃鶴飛走,
此地只剩下空空的一座黃鶴樓。
黃鶴飛去以后就再也沒有回頭,
千百年來只有白云在蕩蕩悠悠。
晴空下漢陽江岸樹木一片蔥蘢,
被茵茵碧草覆蓋的是鸚鵡沙洲。
天色已晚我思念的故鄉在哪里?
看著煙霧彌漫的江水使人發愁。
【賞析】
這是一首寫黃鶴樓的絕唱。它以寫景如畫、形象鮮明、氣象高昂、不同凡響而使崔顥名聞天下。傳說大詩人李白游黃鶴樓觀風景時,本已詩興大發,可看到崔顥題在墻上的這首詩時頓時才思枯竭,發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感嘆。
詩的前半部由古代傳說入手寫到眼前的實景,寫詩人身在黃鶴樓上仰觀寥廓天宇時的所見所感。“黃鶴不復返”和“白云空悠悠”既寫出宇宙中時間的永恒和人生的短促,又暗示了詩人此時的孤寂、失落和惆悵。詩的后半部轉換了角度,寫詩人登上黃鶴樓俯視長江的所見所感,從眼前的實景而寫出超然物外的感慨,抒發因天色將暮、江上煙波渺茫而引起的濃濃鄉愁。
全詩氣魄雄渾、視野開闊、懷古傷今、感慨深切。以豐富的想象力將讀者引入歷史傳說的遠古,又和詩人一同回到現實,種種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被列為唐人七律之首。
上一篇:崔 顥《黃鶴樓》賞析
下一篇:《崔顥長干行(四首選二)》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