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宇博大 感情真摯 文辭優美 瑕不掩瑜
——《硯耕塘詩稿》讀后
◎鄧蔭柯
面對這一函裝幀古樸、印制精美的《硯耕塘詩稿》,它那嶄新的、活力四射的、蔥蘢葳蕤的藝術面貌,不是以空洞概念出發,而是以鮮活的生活和生命感受,以生動的細節構成的形象和意象,營造出詩意盎然的詩句的風貌,給了我非常鮮明的印象。和好多寫作舊體詩的作者不同,它不是當前那種文字打磨光潔、格律斟酌嚴密、內容正確無誤,但大都千人一面、鮮見個人風格的詩,而是呈現生動豐富的、個性鮮明的藝術風貌,使閱讀它的人充滿了新鮮感、認同感和濃烈的閱讀期待。《硯耕塘詩稿》讓人有過目不忘的深刻印象,讓人認識了一位性情中人、一位摯愛詩詞的超級粉絲和段位頗高的發燒友,一位和時代同行、高情商高智商高文化素養的詩友。作者白瑋先生是高教戰線一位治校有方成績斐然的黨委書記,一位在音樂藝術理論研究和教學上有突出貢獻的教育工作者,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他對中華大地無限熱愛,對中華文化情有獨鐘,對自然萬物意趣盎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鐘情收藏,而且,讀書必有感悟,行路必有收獲。他致力于收藏,頑強地采擷自然和人文的吉光片羽,奇石、翠玉收藏尤為豐富。通過自己頑強努力,得到全面發展,各方面都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和造詣。他是音樂理論家、舊體詩詩人、書法家、篆刻家和收藏家。
中華詩詞是中華文化冠冕上最璀璨的明珠,它以華美的形式,深厚的內蘊,真摯的感情,鏗鏘的韻律,穿透了人們心靈的壁壘,直達最隱秘的角落,銘刻在骨髓里,是中國人最堅實的精神財產。白瑋作為一個摯愛中華文化特別是詩詞文化的當代知識分子,成為詩詞藝術摯愛者詩詞寫作嘗試者是極其合理的發展。他說:“余自幼愛詩,后天遂人愿,求學于中文專業,習詩賦詩,以詩為樂,以詩為朋,以詩為友。”寫詩特別要求其人有高情商,感情燃點低,容易為某種詩的感悟而激動。一處富有特色的景色,一件寄寓了滄桑感悟的歷史遺存,一段難以割舍的親情友情,一番山川草木和鳥獸魚蟲的啟迪,都能引發他為之詠唱的沖動。不但感悟能力超強,表現感悟的手段也豐富而多樣,對詩的語言經營有特殊的稟賦,也就是說和聲韻的推敲經營有特殊的敏感,簡言之是善于為詩句找轍的能手。精通音樂理論,對陰陽五行學說也深有研究的白瑋先生極有創見極富特色地把自己的詩作分為宮聲、商聲、角聲、徵聲、羽聲五部分,但由于我音樂修養不足,讀之有莫測高深、摸不著頭腦之感,體會不出宮聲部的渾厚重大和商聲部的嘹亮高暢以及角聲部的條暢平和,我們還是按照一般分類方法把詩作大致分為旅游紀行諦聽歷史遺響、讀書記趣崇敬百代先賢、走近自然感受山川林木、愛在人間親情友情愛情、生命回顧記取少年時光、心靈感悟靜思百慮、友愛萬物鳥獸魚蟲之樂等幾大板塊來欣賞。白瑋廣泛使用近體律絕和古風樂府體裁,但他的古風尤為出色。在這里,我插上幾句,把舊體詩和古詩的概念略微分析一下。舊體詩指近現代新詩占據詩壇幾乎全部江山之后,人們繼續堅守和耕耘的舊有詩詞藝術形式和規范,其中大致可以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兩大類。近體詩指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和排律的統稱,是和早已有之的古體詩相對而言。
白瑋寫了一批質量很高、特色鮮明的古體詩,如《滄州鐵獅子贊》《母愛大于天》《緬懷父親》《胡楊禮贊》《我家柯南》《候鳥》《石之銘》《病中》等。其中商聲篇中的《母愛》一首尤為出色。這首詩感情充沛激蕩,中氣充盈正大,語言真純華美,聲韻流暢和諧,一開頭就用了六十四個排比句把對母愛的贊頌發揮張揚到極致。是大制作、大格局、大排比、大氣魄的作品,是真情性、激情性、爆發性和美文性的完美結合。一開頭就是那種突如其來的詠贊:“你是風之縷,走進春光里,你是雨之滴,流入心田里,你是山之隅,走進云霧里,你是海之汐,涌入霞蔚里。”把這首詩的格調確定為極度詩意極度傾心極度禮贊的頌詩風格。它不是通過一些生動細節展示母愛的博大,而是對母愛這個概念的種種比喻、象征、贊頌和結論,從哲學的、美學的、文學的、倫理學的、普通生活的不同視角展現和挖掘母愛的全部美麗和魅力,也是作者本人對母愛的深度、力度、廣度的盡情展示。這樣豐富而極富才情的歌唱往往見于禮贊異性,這份激情和才情大多是獻給戀人的。而白瑋這樣贊頌母親的愛,不僅顯示了他過人的才情和語言修養,也展示了他為人之子的博大孝心。我在讀這首詩時,不由驚嘆和敬佩作者揉面團一般驅遣語言文字的能力和當今少見的這份至孝之心。
我特別喜歡的古風還有卷四徵聲篇的《候鳥》。這首詠物詩是狀物、抒情、言志的完美結合。詩人對候鳥的詠唱,既是寫實的又是象征的,既生動準確地描繪了它們的形態、習性,又對這些描繪賦予了理想和夸張的色彩,在候鳥身上寄寓了連人類都難以企及的楷模和典范品格。開頭就隨季節變化以長途遷徙為其天職的候鳥的種種美麗奔放的習性和姿影,宛然翩飛的形象展現在人們眼前:讓你喜愛上這些綠頭鴨、蒼鷺、白鸛、天鵝、白鷺之類的候鳥。接著寫了它們進入長空奮飛的過程,在“矢志不曾移”“千辛何所懼”的漫漫長途中白瑋為它們總結出“十飛”的憂樂和感悟,以十組排比句把極艱苦、極美麗、極深情、極團結、極和諧、極詩意的長途旅行演繹到極致。鳥類如此飛翔大都是出于本能,能這樣細致深刻地思索感悟的只有萬物之靈的人類。詩人在這里實際上是借候鳥身份抒發自己在人生長途中以積極進取排除萬難為基調的憂樂悲喜,萬般感嘆。
白瑋是一個珍惜自己成長歷史的人,對生他養他的沈陽充滿敬意和深情,以和普通沈陽人親密接觸為榮,對那個特殊年代的沈陽充滿了苦澀中尋覓甜蜜的回憶。《少年生活素描》這首篇幅較長的古風,和他別的作品不同,沒有語言的細致修飾,沒有素材方面的斟酌取舍,沒有韻律等方面的反復推敲,只有一派蓬蓬勃勃的生活,只有那些來自艱苦生活的細節,和那些銘刻在心靈中悲歡交集的回憶,有點原生態詩歌的韻味。在羅列了那個荒謬時代的批林批孔斗私批修忠字舞小靳莊之類種種亂象之后,他筆鋒一轉,用“好親不如近鄰在,互相扶持愛不悔”兩句,進入溫馨甜蜜的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溫馨甜蜜的細節描繪:“樓上送來熱餃子,常去對門喝喝水。鑰匙放在鄰居家,上學放學自己回。戶戶相知戶戶樂,家家貧窮家家美”這些為當代人羨慕的生活場景,他一連列出二十幾位好鄰居的名字,其中好多人都有外號,有引人入勝的故事。那股親情,那派俠肝義膽,那番親密無間的真摯情意,令人感動。那些“家徒四壁真清凈,兩鋪褥子三床被,一間小房四張床,一張桌子八條腿,一個廚房兩家用,過了鐵道是小北”的普普通通又熱熱乎乎的生活,那些用金錢衡量幾乎不值一文,其中的精神層面含量卻情義無價的故事都讓人唏噓不已。平心而論,這首詩寫得不十分凝練,但已經進入較高層次生活居于領導位置的白瑋的這份不忘舊情、珍惜貧賤之交的情懷還是讓人感動的。
角聲篇中的一首《我家柯南》寫了自家人的一只可愛的寵物小狗的故事。但凡寵物,都有其可愛之處,夸贊它們的詩文猶如家長夸贊自家孩子一般,喋喋不休,難以引起受眾的共鳴和興致。但白瑋這首夸贊寵物的古風寫得卻如此生動傳神,既有寵物狗的普遍共性,又有其鮮明個性,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和閱讀期待。很佩服白瑋輕松自如地描繪出小狗柯南的可愛形象和習性表情的功夫。“毛絨玩具樣,咖啡顏色淺。大小一尺余,迄今兩歲半。渾圓像皮球,眼睛大而圓。尾巴像蓮蓬,雙耳大如扇。鼻子黑又亮,舌上有黑斑。”世上有如此甜美可愛的小狗,但這樣生動甜美、浸透了憐愛之情的文字卻不常見。“人來會擺尾,用餐會乞憐。……忽而頻作揖,忽而會再見。忽而來握手,忽而玩轉轉。”真可謂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能夠把小狗的表情概括得如此輕松有趣的文字也不多見。看似沒有什么文字技巧,卻出于對小狗柯南的精細觀察和溫馨體驗,出于一片愛心,也出于對文字錘煉的長期功夫。和那首充滿頌歌格調的浪漫主義的《候鳥》對比,這首絕對現實主義的《我家柯南》則是并無以小喻大的游戲文字,小狗的可愛形象和與主人美滿共處的和諧情意卻讓人難忘。走失的柯南牽系著讀者的心,希望它還在世上,只是被也特別喜歡它的人據為己有罷了。
白瑋的古體詩大致遵循了歷代古風的格律規范。古體,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有規律地換韻,甚至有一種柏梁體每一句都押韻,一韻到底,但必須堅守自己選定的或自己制定的規律,不能隨意變換韻腳,也不能隨意變換韻腳的平仄。白瑋掌握詞匯較多,找轍能力較強,但有時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平聲或仄聲韻腳,就有平聲韻詩中摻入部分仄聲韻腳的詩句或仄聲韻詩中處摻入部分平聲韻腳,算是白璧微瑕吧。
最后要提及白瑋以近體律詩絕句方式寫的大量詩篇。這種篇幅簡潔、適于各種題材的詩歌抒情形式受到歷代詩人的青睞和遵循,也是當今習作舊體詩的愛好者的首選。近體詩對每首詩的字數、句數、平仄和用韻都有嚴格規定。雖然好像拘束了詩人的創作,但歷代詩人都甘愿戴著腳鐐跳舞,且運用自如,寫出了抑揚頓挫聲律和諧的無數名篇杰作。唐代的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隱,宋代的蘇軾陸游,現當代的魯迅毛澤東柳亞子于右任莫不如此。白瑋的律詩和絕句一般來說,語言典雅,用詞講究,構思精巧,講究抒情言志的起承轉合,善于激發靈感,尋覓詩情,盡力維持舊體詩的語言格調。每首詩的句數字數和用韻(為中華新韻)甚至律詩對仗都大致符合近體詩要求,唯平仄多不合格律。五七言律絕平仄聲的要求當句平仄相間,對句平仄相反,鄰句平仄相同,“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是這一最基本的要求的最低程度的概括,如果是平韻詩,則奇數句末尾一字必然要求為仄聲,仄韻詩則奇數句為平聲都沒有遵循近體詩的要求。白瑋不合格律的最極端的例證如卷一《黃土高原紀行六首》中竟有“延安一如山羊腸”這樣一連七個平聲字的詩句。
對白瑋詩作的這一奇特現象,我頗為糾結,也頗為遺憾,這么出色的詩歌才能,這么豐富的創作經驗,這么高超的語言修養,古文寫作這么熟練,為什么就不能遵守舊體詩詞這個基本規律呢?可能是他的個性太浪漫奔放,不愿受嚴格格律的束縛,想自創“解放體”的舊體詩。但是,在中國的詩詞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中國的國家、省市、市縣級詩詞學會乃至更基層的詩詞學習小組莫不是以近體詩的平仄格律為最根本的規矩。凡不遵守格律的詩作,皆不入法眼。當年“文革”中含冤去世、偉大的詩人和戰士鄧拓,在那本備受誣蔑歪曲的《燕山夜話》中,就對那些企圖不遵守詞作格律的作者們說,你既然不遵守格律,就不要填寫《滿江紅》而寫一首《滿江黑》好了,為此還受到“文革”打手的猖狂誣蔑。在這里,我突然想起一個比喻,一個素質極好,富有創造性的學生,不愿遵守中國的應試教育,不接受高考,那就只能對這位朋友說再見了。我最近曾問一位有影響的詩詞刊物的主編,有一位極有才能極富創作經驗的同志,所寫類似近體詩的作品都不合格律,怎樣對待?他說,那就只好請他學習了近體詩格律再和他討論近體詩創作吧。我們就把白瑋的這些類似近體詩的律詩絕句稱之為“準近體詩”吧。這是我的真摯的肺腑之言,希望白瑋同志能體諒我的良苦用心。學習近體詩格律往往被詩歌愛好者視為畏途并敬而遠之,其實格律并不復雜難解,就是一層窗戶紙,輕輕捅開就會眼前一亮,霍然貫通。我就有過此類作者得到點化后突飛猛進成為優秀舊體詩人的例證。以白瑋的才能和執著,稍加關注,必臻佳境。那些不大合格律的詩篇,略加調整,就會服服帖帖地接受格律的規范。再一點就是當代習舊體詩者大都兼習填詞,因為“詩易學難工,詞難學易工”,就是說詞作特別容易出彩,特別適于抒發個性,描繪個人感悟。但詞是以合乎格律的長短不同“律句”為基礎的組合。白瑋既然無法遵守格律規矩,也就自然無法嘗試詞的創作了,實在遺憾。
說完這一條不得不說的意見,再來研討白瑋的“準近體詩”。我們是在研討詩和詩人創作,主要判斷標準應該是其主題思想、感情抒發、語言運用、寫作技巧的高下優劣,也就是是否合乎“真善美”的標準。無論如何,形式美還是次要因素。質言之,就是看是否展示出一個豐富高潔的靈魂的高貴而質樸的光彩。我們的答案是積極肯定的!不能因為其作品不符合近體詩的格律規范就全盤否定其藝術和思想價值。這種“準近體詩”是白瑋創作的主要形式,從詩作數量上看占據了這部《硯耕塘詩稿》的大部分篇幅,是他狀物抒情言志的主要手段,也是和他人交流、表達友情和理解的重要渠道。他豐沛真摯的情感抒發,堅實正大的思想追求,流暢典雅豐富多彩的語言運用,精巧嚴密的詩意構思都是靠這種準近體詩形式表達的。這些詩或許不能算很好的舊體詩,但還算好詩。從他編輯的宮、商、角、徵、羽五聲詩作來看,那些或“肅穆端正、德育教化”,或“感物詠嘆、壯懷激烈、悲秋言志”,或“贊美青春、謳歌愛情、寄情山水”,或“冷靜思考、究天人之際、求萬物之理、超凡脫俗”,或“熱情奔放、樂觀向上、彰顯生命旺盛、激情燃燒”的作品都分布在五聲五卷之中了。
如果我們把平仄格律這件公案先擱置一邊,平心靜氣、賞識歆羨地評價這五卷詩作中的準律絕詩作,還是給人豐富厚重、多姿多彩、器宇宏闊、詩意盎然的印象。僅就閱讀《硯耕塘詩稿》中感到心有所動、眼前為之一亮的準近體詩篇章掛一漏萬地臚列評騭于后。
革命歷史遺跡和遺址的拜謁和詠嘆。《拜謁魯藝舊址四首》,這是本書開卷第一篇也是宮聲篇第一組七絕組詩。魯藝是沈陽音樂學院的前身,作為今日魯藝革命事業的繼承者和重任在肩的掌門人,白瑋心懷崇敬,百感交集,將魯藝當年所在地橋溝教堂、毛主席舊居棗園燈光、黨中央所在地楊家坪、延安大生產的象征南泥灣、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馬可的《南泥灣》都巧妙地組織進他的組詩中,深情回憶起那些“生死兩忘蹈烽火,秦晉高原寫春秋”的流金歲月。那首《紹興魯迅故園偶識》在短短五十六字內將《社戲》中的烏篷船、《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的老酒、《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叫天子鳥、《故鄉》中的少年英雄閏土、在上海灘寫的戰斗雜文、《自題小像》詩中名句“我以我血薦軒轅”、著名雜文集《且介亭雜文》都容納進去,足見對魯迅作品的熟稔和驅遣文字營造詩意的功力。宮聲篇中的《偶住李大釗故居有感》《許世友祭》和羽聲篇中的《小平小道》都浸透了對革命前輩的敬愛之情。
珍重中華歷史文化,白瑋足跡所至之處,開卷讀書之際,都真摯地宣示出追懷敬仰百代先賢之情。《訪紹興蘭亭偶拾》中寫道:“九曲流觴成大雅,二王書罷皆望塵。太宗生死蘭亭序,百姓朝夕蘭亭魂。”表達了一位現代書法愛好者對偉大的書法家父子的崇高敬意。還提及唐太宗以《蘭亭序》真跡陪葬的往事,讓大家對來日開掘太宗墓《蘭亭序》有出土可能的美好夢想。《讀三國》中三國英雄故事一一浮上心頭,呂布戲貂蟬;孫權怕曹操奪去二喬把兩位美人嚴密保護在江東;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草船借箭又借東風;劉備軍師龐統戰死在落鳳坡;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讓人們想起那個風生水起英雄輩出的年代。《兗州少陵臺放歌》深情追懷了“詩情風骨動地哀”的詩圣杜甫,《游紹興沈園有感》則用“官柳輕揚千千結,錦書重托心心連。曉風幾縷斜欄倚,落花無數角聲寒”這樣典雅空靈的詩句唏噓嘆息了放翁和唐婉的愛情悲劇。白瑋以天人合一的崇高理念,珍重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其情懷的溫暖,體悟的細心,心態的虔敬,謳歌的動情,都讓人感動。那些禮贊泰山、黃山、廬山、衡山、峨眉山、長白山,鴨綠江、洞庭湖、長江三峽、盤錦紅海灘、秦淮河、大明湖這些謳歌山水的詩篇,不但感情真摯,而且描繪細膩,用詞精準,特別是七律中的中間兩聯對仗,大都工穩嚴密,平仄稍加調整,都可能是山水詩佳作。
最后要提及白瑋對親情愛情友情謳歌的詩篇。白瑋是忠孝兩全、仁義并重,又篤于親情友情珍重愛情之人。宮聲篇最后有他寫外祖父母和四位舅舅五位姨母的十來首詩。這些往往被人們不很嚴肅地概括為“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在白瑋眼里都是親切溫暖可欽可敬的親人。他不是為了應付或敷衍,而是出于真摯的親情。在這些贊頌長輩親戚的詩篇中,他寄寓了深情厚誼,又善于提煉出親人們的性格特征、生平的亮點,如作為老工人的外祖父“鐵骨柔腸身自正,積德行善口作碑”。做了一輩子社區工作的外祖母“憶苦思甜酸楚淚,櫛風經雨慈母音”“心系鄰里交口贊,情牽兒女寸草心”。身為法官的三舅,“斷案能圓龍圖夢,執法敢平曠古冤”。成為大學教師的三姨,“一如春蠶絲方盡,更比廣廈秋風歌”,引用李商隱、杜甫的詩篇來比喻她的高尚品格。作為資深美容師的九姨,曾赴美國學習美容技術,“扶傷救美人風雅,越洋勵志人飄萍”。這樣的作品浸透了真情,又富有溫馨親切的情韻,再加上寫母親父親的篇章的縱情歌唱,就構成了白瑋詩歌的一個重要方面。書中寫愛情的詩作不多,只有一兩首,雖然是愛情的歌唱,由于作品太少,也就歸類于親情系列了,但《賀愛妻麗云四十九壽辰》寫得深情綿密,而且詞采華美,描繪了妻子麗云年輕時俊俏颯爽的英姿和步入中年后風韻猶存安詳端莊的風度,這首詩是真感情和高度文化素養的結合,的確可以作為代表作之一:“玉樹妖嬈敢臨風,以沫相濡赤復誠。少年戎裝赴慷慨,天使白衣度眾生。敬老不懼臥冰苦,愛幼平添舐犢情。白首締盟緣千載,共渡愛河幸三生。”他凸顯真誠、質樸特色的極其感人的謳歌親情系列,會受到讀者的強烈歡迎,讀者會感受到一位現代性情中人的特別寬闊溫暖的情懷,在當今商業化浪潮席卷一切、權錢至上金錢萬能的時代顯示出獨特的光彩,也和那些浮泛贊美親情的作品拉開了檔次。至于寫給朋友的詩作則大都體現了白瑋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的寬闊襟懷。在寫給朋友和同事的詩中,有幾位和我是有交往或聯系的。李文剛先生是我在春風文藝出版社工作時的同事,沈陽音樂學院馮志蓮教授是我一位文友,呂樂教授是我早已去世的大學同學好友呂小克的弟弟。這些篇章都讓我感到親切,真叫人慨嘆,世界真小,沈陽真小,有緣何處不相逢!
白瑋的五七言絕句或律詩在捕捉詩意靈感,加強或深化對某一題材的吟詠力度、深度和廣度,營造出各種不同的風格和氣質的作品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寫得或質樸或淡泊或熱烈或高雅空靈。可以徵聲篇中《和學仲談詩五首》《偕行十首》及《普洱十題》三組絕句組詩為例,探討他在這種準律絕形式詩形式中的努力和成果。和學仲談詩談了知音難得、詩貴情真、識見相同可為同道、五音和五行、用典之趣等論題,寫得都很親切高雅。此等題材不宜于長篇歌行,以絕句組合最為相宜。《普洱十題》則以茶為中心議題,把十首聯系不太緊密的題材用組詩方式寫出,顯得隨意、安適和恬淡。其中的《澄懷》《傣腰》《遠方》尤為生動空靈:“茶間忽聞暗香度,寒梅幾枝凌窗白”,“茶山浪涌綠漫梁,傣腰風動女兒裝。”《偕行十題》寫和一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尋美探幽的感受,其中佳句錦言甚多,如“君子同行能忘我,敢問大路向何方”,“推窗舉杯對曉月,風卷衣襟識李白”。
整體而言,以白瑋的淵博和才情、出版社同仁的努力,本書的編校質量還不錯,但白璧微瑕,在所難免。提出幾點淺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僅供參考。其一,本書全用繁體字,但古人也有簡化的妙法,把一些特別繁復難寫的字簡化了,成為不同異體字,并不是越繁復越好越正規。比如窗字不必改為牕,岳字不必改為嶽,巖字不必改為巗。其二,不是所有簡化字都可以改為相應的繁體字。烏蘇里江、同里小鎮就絕對不可改為烏蘇裏江、同裏鎮,前仆后繼不可改為前僕后繼,林沖不可改為林衝,范仲淹不可改為範仲淹。反之,既然已是全繁體,採菊就不能寫為采菊,制造的制下面就必須加一個衣字了,御寒的御字既然要寫標準的繁體字就應該寫為籞字了。其三,要盡量咬準每一個詞每一個字。比如,妙詩《我家柯南》中有一句“偶爾施淫威,堂堂男子漢”,是贊美柯南有不錯的交配能力的,對淫威的淫字理解有偏差。淫在此是過分的意思,而不是淫蕩之意。再如,惻隱之心不是側隱之心,林林總總不是林林種種。好詩《候鳥》中有一句“嬌喙喙魚樂”,可能第二個喙字應該為啄。與學仲談詩五首中第一句“詩能抒胸意”,可能是胸臆之誤。《樂府新聲百期紀念》開頭一句就是“新枝楊柳番春雨”,頗費解,可能“番”字有誤,或許是“播”春雨。《焦公贊》中有“焦公勤勉英明遠”一句,或是英名之誤。
拉拉雜雜談了許多,不當之處望白瑋先生和與會賢達不吝指教。
上一篇:彭定安《古風新意,文而化之——《硯耕塘詩稿》讀后》
下一篇:浦聲江《大智寫氣象,真情出境界——《硯耕塘詩稿》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