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過第二十八
巽下兌上
大過是大者過越或指大為過越常理的意思。大過卦由巽、兌兩卦組成。
從卦象來看,巽為木,兌為澤;下巽上兌,表示巽木在兌澤之下。然而樹木本來依賴水澤的滋潤而生長,現在反而被水澤所淹滅,實在大為過越常理,所以有大過之象。
從爻象來看,四個陽爻位于大過卦的中央,且上下兩卦的中位都是剛爻,可見陽剛強盛;又陽剛為大,陰柔為小,陽剛盛過陰柔,是為大者過越,即“大過”。但是,大過卦的陽剛聚集在一卦的中央而過于強盛,即《彖傳》所說的“剛過而中”,可以成就大過于常的功業。
大過卦各爻,以剛柔相濟的情況為佳,而不以當位得正為美。論斷爻位關系時,不取遠應,只取近比。
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
“棟”是指房屋的脊梁。“橈”為曲折。小過卦為陰柔過越陽剛,柔爻位于卦的上下兩端;大過卦則為陽剛過盛,剛爻集中于卦的中間部分。這都象征君子內懷剛健之德,外行柔順之道。
大過卦的剛爻過于壯盛,且都聚集在卦的中央,中間強盛而上下柔弱,有如房屋的脊梁,中強而本末弱,因此曲折,這就是“棟橈”。卦辭所以稱“棟”,是因為卦中的剛爻能擔負重任,足以為國家的棟梁,猶如房屋的棟梁一般。“橈”則象征初、上兩爻,即本末,因過于柔弱,以致無法負荷太大的重量。從卦德來說,下卦巽體為巽順,上卦兌體為和悅。在大過的時候,陽盛陰衰,能遵守巽順和悅之道,則適合進往,且含藏通達的道理。
例解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原本是后周的“殿前都點檢”,掌握首都的軍政大權。時值天下紛擾,后周新任的皇帝又還年幼,趙匡胤為人明斷果決且謙容有度,善于領導,終于得到將領與士兵們的擁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大宋,結束五代十國以來長期的紛亂,成就大過于常的功業,正是卦辭所說的“利有攸往,亨”。
初六 藉用白茅。無咎。
“藉”是指祭祀時用來承置祭器的草席。“茅”即是茅草。初六以柔爻上承九二、九三、九四與九五四個剛爻,唯有戒懼謹慎,才能免于過錯。處于大過的時候,陽剛過盛,陰柔原本已能謹慎;而初六又居下卦巽體的下方(巽為巽順),更是謹慎又謹慎。初六這種謹慎的態度雖然過越常理,卻沒有過錯。正如祭祀的時候,不敢把祭品直接放在地上,而是先用柔軟而潔白的“白茅”作為襯墊,才將祭品放置在“白茅”上,如此真是謹慎到了極點。處于大過的時候,以過于尋常的謹慎態度行事,慎始而慮終,則天下沒有不可做的事情,因此說“無咎”。
例解 在一個公司里,如果身為部屬而同時有好幾位能力杰出、才華互不相讓的上司,由于才能相當的人原本就容易互相嫉妒或意見不一,所以身為他們的部屬唯有懷抱“藉用白茅”的謹慎態度,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才能成功地周旋在這些上司之間,并順利地推展自己的業務。
九二 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枯”指樹木太老而干枯。“楊”指靠近水澤而生長的楊樹。“稊”指樹根。“生稊”是指榮盛于下方。“老夫”指九二。“女妻”指初六。九二以剛爻居陰位,得下卦中位,下與初六柔爻成正比。初六位于一卦的最下方,有如樹根;九二與初六相比,正像樹根榮盛一般,即“生稊”。處于大過的時候,九二得中位,能執守中道;居陰位,能運用柔順,所以能成就大過于平常的功業。猶如楊木雖然已經枯槁,但在下的樹根依然充滿生命力,冒出綠芽,繼續吸取養分,終于再度枝葉蓬發,獲得新生。又如龍鐘老漢娶得少女為妻,雖然過越常理,然而因為能和年少的妻子相互親比,因此能完成生育之功。大過卦發展到九二,陽剛雖然過盛,但因剛柔適中;且九二能執守中道,運用柔順,因此沒有過于極端的缺失,所以說“無不利”。
例解 所謂“富不過三代”,一個家庭或家族不可能永遠富貴榮盛。良好的家風與家教是家庭最大的財富。只要以正德善道傳家,縱然處于貧困之中,仍奉行家訓不悖,終有一天能再度榮盛,有如“枯楊生稊”,而淳美的家風也必然得到世人的稱贊。
九三 棟橈。兇。
九三以剛爻居陽位,處于下卦的上方,過于剛強,有失中道。處于大過的時候,想要建立大過于常的事業,創造大過于常的功績,唯有剛柔相濟,才能成功。而九三不能執守中道,過于剛強,理當得兇。正如房屋的棟梁原已曲折,如果又過于剛強,就會斷裂,以致房屋傾毀。
例解 西楚霸王項羽在秦朝末年的群雄爭霸中,原本最有希望代秦而興,一統天下。可惜他剛愎自用,做事一意孤行,連唯一的謀臣范增的諫言都不肯聽,以致情勢逆轉,劉邦代興,項羽落得于烏江自刎。這就是九三爻辭“棟橈,兇”的最好說明。
九四 棟隆。吉。有它吝。
大過卦的九三、九四兩爻位于一卦的中央,所以有棟梁之象。九四以剛爻居陰位,剛柔適中。處于大過的時候,能以陰柔輔佐、調和陽剛,因此沒有過于剛強的缺點;正如棟梁隆起,不再往下曲折,所以為吉。然而,九四處于大過的時候,如果向下與初六相應,則又顯得過于柔弱而可鄙吝,所以爻辭告誡說“有它吝”。
例解 正如兩軍對陣,若要勝利,指揮官必須保持冷靜,充分掌握最新戰況,適度聽取下級的意見,切忌剛愎自用,躁進妄動,這就是“棟隆,吉”的道理。但是,假如每次作戰前都要征詢所有參謀,考慮各種意見,必求萬無一失,以致不能當機立斷,往往錯失勝利的機會,甚至為敵人所乘,正如爻辭所說“有它吝”。
九五 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
“華”即是花。“生華”是指榮盛于上方。“老婦”指上六。“士夫”指九五。九五處于大過的時候,雖然以剛爻居陽位,得上卦中位,又處一卦的尊位,但是上與居一卦極端的柔爻相比,上六居一卦末端,九五近比上六,有如枯槁的楊樹開出新花。然而,楊木開花,對于已經枯槁的枝干來說沒有任何益處。且上六柔爻居大過卦的終極,象征已經喪失生育能力的老婦人,九五和它比較起來顯得雖老猶壯。九五得到上六,對它自己來說并無好處。然而,居一卦終極的上六柔爻得到九五剛爻的救濟,不能說沒有益處,所以說“老婦得其士夫”。對九五來說,與上六相合,雖然沒有過咎,但終究不算是一件好事。
例解 如同一個學識出眾、風度翩翩的青年,在教育普及的現代社會中,卻娶了一個不識字且俗氣的老大姐,雖然不能說這有什么不對,但總覺得不太相稱。
上六 過涉。滅頂。兇。無咎。
上六以柔爻居陰位,才質柔弱,又下乘九二、九三、九四與九五等四個剛爻,兇險明顯可見。且上六位于大過卦的終極,勇于解救危難,十分兇險,有如冒險涉水以致被水淹沒頭頂。然而,有過失的實為剛爻而非柔爻。上六柔爻想以柔順來解救九五的剛強,卻反而受到擯抑。但是,上六這種不避艱險,慷慨赴義,殺身成仁的精神,就道義來說,并非錯誤。
例解 東漢末年,袁紹(?—202)權傾天下。袁紹想攻打曹操,謀臣田豐獻策,但袁紹并不接受,終于在官渡之戰敗給曹操,勢力崩解。田豐不但未因有先見之明而受重用,反而因袁紹害怕被他恥笑而將他處死。然而,食人之祿,忠人之事,田豐盡了為人臣的責任,反遭殺戮,可說是“求仁得仁”,又有何怨?
上一篇:白話《易經·巽下乾上》原文釋義
下一篇:白話《易經·巽下坎上》原文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