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福州之旅·林則徐墓·百丈松楸千秋佳節(jié)
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福州侯官人。清嘉慶進士,為官四十余載,歷任巡撫、總督諸職。1839年,林以欽差大臣之身分赴廣東嚴查鴉片,并將繳獲的英商鴉片二百三十七萬多箱煙土在虎門當眾銷毀。當英帝國主義為保護其在中國的鴉片貿(mào)易,悍然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時,林則徐又親率軍民,英勇抗敵,使來犯英軍終未能得逞。林則徐痛恨鴉片毒害國民,慨然指出:“鴉片流毒天下,為害甚巨,若猶泄泄視之,是使十年內(nèi),中原無可御敵之兵,且無可籌之餉。”基于此,他一面大力查禁煙毒,一面強化海軍,整頓國防,以防來犯之敵。他主張抗御外侮,又提倡正當對外貿(mào)易,曾主持翻譯了英國的世界地理大全,編成《四洲志》。就在林則徐禁煙取得很大成效、英國煙商惶惶不可終日之時,腐敗昏聵的清政府卻與英國妥協(xié)求和,林則徐被充軍伊犁。后被起用任云貴總督。1849年林因病辭官回籍,次年又奉命赴廣東,病逝于潮州,歸葬故鄉(xiāng)。為紀念他,人們又建有林則徐紀念祠。
林則徐墓
林則徐墓位于福州北郊馬鞍村金獅子山麓,為三合土筑成,是他生前為父母營建的家墓。墓共六壙,主壙為其父母,林則徐夫婦及弟弟弟媳附葬。墓庭有四層,前庭兩旁有土塑蹲獅及兩塊青石碑,一為御賜祭文,一為碑文;中庭有“五鳳來翔”橫額,點出墓前景色;中后庭兩側(cè)有一對螺紋抱鼓石。后庭為墓本體,設(shè)祭臺及墓碑。其墓碑刻文與眾不同,不管從左從右都讀不通,只能從正中一行讀起,再一左一右接讀,全文如下:“皇清誥封資政大夫,兩淮鹽政,前江蘇按察使旸谷林公,配陳夫人,男少穆公,婦鄭夫人,出繼男雨人公,婦李孺人壽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這是家族合葬的墳墓,其供案左右轉(zhuǎn)角柱上有聯(lián)曰:“百丈松楸馴鹿土;千秋佳節(jié)臥牛眠”。
民間流傳著許多林則徐的故事。相傳英國領(lǐng)事義律初到廣州時,為了摸清林則徐的底細,在私邸設(shè)下了鴻門宴,請林則徐和各國領(lǐng)事代表參加。
在宴席上,義律故意給林則徐留了個下位,他自己占著主位。林則徐進屋后連聲高喊:“義律先生在哪里?”義律不得不離座迎接,林則徐乘勢搶坐了主位,使義律十分尷尬。義律事先規(guī)定席間不談公事。待坐定后,義律送給林則徐一套極其昂貴的高級鴉片煙具,林則徐不動聲色地笑著說:“這一套煙具屬于違禁品,本當當眾沒收,本部堂姑念你我初會乍見,友情為重,請閣下帶回本國存入皇家博物館當展品。”這軟中帶刺的話,羞得義律無地自容。席間義律想看林則徐出洋相。誰知林則徐以前吃過西餐,對刀叉等洋餐具運用自如。最后,仆役給每人送上一杯冰淇淋。林則徐沒吃過冰淇淋,以為是魚丸,就一口倒入嘴里。冰得直透牙根,但他咬緊牙根將整粒冰淇淋吞了下去。林則徐此舉使在座各國領(lǐng)事大為震驚,暗中佩服這位中國人的厲害。
次日,原班人馬應(yīng)林則徐的邀請又到林則徐行臺赴宴,席間湯菜味道皆極佳,洋人吃得直匝嘴。只是洋人不會用筷子,又唯恐少吃,只好勺子筷子雙管齊下,但還是東碰西掉,洋相百出。福州風味的芋泥端上來時,各國領(lǐng)事的勺子齊齊鏟去,各挖了一大勺,跟吃魚丸一樣送進嘴里,義律鏟了特滿的一勺,豈知那芋泥表面蒙著豬油,看不見熱氣,里面卻是滾燙。這一進嘴,他們就被燙得大吐特吐,怪叫連聲,有的還用勺子刮舌頭。義律當即就燙得跳起來,可他想起林則徐昨晚吃冰淇淋的情景,就想學著也一口吞下去。殊不知越吞越燙,終于忍受不住,一口吐到德國領(lǐng)事頭上,全桌大亂。義律伸長著舌頭,眼淚直流,欲哭不能,出盡洋相。
義律回到領(lǐng)事館,回想宴會上的情景,知道林則徐的確厲害,不敢跟他再硬抗,就命英國大鴉片商顛地乖乖地交出鴉片,倉惶離開廣州。
林則徐紀念祠
林則徐紀念祠在福州市澳門路,建于1905年,占地三千平方米,第一道為屏墻,臨街左右兩道門分別額題“中興宗袞”、“左海偉人”,內(nèi)壁嵌著“虎門銷煙”大幅浮雕。正門作牌樓形,中有庭院,一條石板道直通儀門廳,道兩旁立石人、石馬、石獸。儀門為懸山頂三開間,設(shè)六扇朱漆大門,檐柱上掛著書法家郭化若撰寫的楹聯(lián):“焚毒沖云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征奪魑魅之心。”
儀門后為假山園林,園中有御碑亭,三塊御賜碑成品字排列,是林則徐病逝后及開喪吊祭時,咸豐帝所賜。一為圣旨碑,一為御賜祭文,一為御賜碑文。
碑亭之北為祠亭,題額曰:“樹德堂”,祀林則徐遺像。祠廳西側(cè)有南、北花廳,陳列林公書寫的對聯(lián)、信札、文稿、詩集、日記等遺墨及遺物。花廳之西還有林則徐紀念館的展覽室及放映廳。
福建福州林則徐紀念祠
民間傳說林則徐善于用兵并善于采納部下意見,最有名的是“三陣退英夷”的故事。道光二十年,英國女王委派懿律和義律為侵華全權(quán)正副代表和遠征軍正副總督,率艦隊對華作戰(zhàn)。林則徐得報后,緊急召集部下獻計獻策,當下就有馬伕方凱、老管家林中和水師游擊王鵬年各獻一妙計。憑此三計,林則徐連連擊退了英軍的進攻,并使之遭受重創(chuàng)。
先說方凱的“醉馬陣”:懿律和義律密商后,決定先取澳門。數(shù)艘兵艦在澳門登陸向內(nèi)地逼進。一路不見人影,忽見有幾百匹軍馬在放牧吃草,英軍大喜,便搶馬奔向內(nèi)地。走了不到半個時辰,軍馬忽然一一倒地,馬背上的英軍都被摔倒。此時,一聲炮響,四面八方殺出許多中國士兵,英軍還沒來得及爬起來,就紛紛做了刀下鬼。此戰(zhàn)英軍死傷近五百,火器損失七百多件。原來這些軍馬已事先喂了鴉片,故意為英軍所獲。
二律經(jīng)此一戰(zhàn),驚魂未定,就率艦隊駛往尖沙嘴,企圖在那登陸。忽然發(fā)現(xiàn)靠近尖沙嘴口岸的海面飄來星星點點的黑物。舉望遠鏡一看,義律以為中國兵游過來了,懿律忙下令開熗。黑點靠近,看得見許多中國兵帽在海面上浮動。伴隨著槍聲,水花濺起處飛起無數(shù)黃蜂,直奔英艦而來,叮得英軍慌作一團。就在這時,尖沙嘴岸上的五十六門大炮同時發(fā)炮,英艦躲閃不及,被擊中幾艘,其余的紛紛逃遁。
次日,二律只好再冒險進攻尖沙嘴。海面上又飄來星星點點的黑物。二律不敢再開槍,就命艦隊停止前進,不久,黑物挨近艦隊,響起一連串爆炸聲,有三艘英艦挨炸。其余幾十艘英艦慌忙逃出外海。原來這是林中的土魚雷陣。他先用尿壺裝黃蜂迷惑英軍,而后用了土魚雷。
二律連遭失敗,只好硬著頭皮強攻虎門。英艦邊放炮邊前進,忽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十數(shù)艘中國兵船,就發(fā)令開炮。雙方炮戰(zhàn)不到半個時辰,中國兵船就徐徐后退。二律以為不敵,下令猛追,進入了虎門第二道防線。忽然,虎門炮臺的三百尊大炮齊發(fā),退卻中的中國兵船也回過頭來反攻,十幾艘英艦呆在原地團團轉(zhuǎn),欲逃不能。此戰(zhàn)有十七艘英艦全軍覆沒。原來這又是王鵬年的“蜘蛛陣”奏了效。他事先在江中投放了數(shù)萬擔稻草,英艦螺旋槳轉(zhuǎn)動時便會絞進稻草,絞多了便轉(zhuǎn)不動了,只好停著挨打。我方的兵船靠槳篙行駛,自然行動自如。
林則徐以其凌云正氣和大智大勇,震懾了英帝國主義,贏得人民的尊敬。林則徐英名永垂青史。
上一篇: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北京·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湘南之旅·九疑山·盤王傳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