姤第四十四
巽下乾上
姤(gòu)是不期而遇的意思。姤卦由巽、乾兩卦組成。
從卦象來看,只有初六是柔爻,其馀皆為剛爻,一柔初生于五剛之下,意謂柔與剛相遇。從上下二體而言,乾為天,居上卦;巽為風,處于下卦。風行天下,則與萬物接觸,有姤遇的征象。
姤。女壯。勿用取女。
“姤”是女子與男子不期而遇,這種遇合是不合正禮的。而且一陰遇五陽,陰氣往上浸長,陽氣逐漸退卻,有陰長陽消、女壯而男弱的趨勢,所以告誡男子不可娶這樣的女子,即所謂“勿用取女”。姤卦中,陰柔方才進長,逐漸壯大而與陽剛為敵,有違男女相處的正道。在《易經》里,陽剛漸長到四或五爻才稱為“壯”,姤卦則一陰開始進長,就稱“壯”。可見陽剛君子積德不易,必須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廢;鏟除陰柔之惡則應嚴密從事,防微杜漸,不可縱容疏忽。姤卦六爻,初六以一柔在下為主爻,討論五個剛爻與初六的遇合或離散。
例解 在元曲《西廂記》中,相府千金崔鶯鶯和窮秀才張生,在逃難途中相遇于大相國寺,兩人發生感情而于夜半幽會,私訂終身。此即不合封建禮制,而崔家位高權重,聲勢顯赫,張生乃一介寒士,以致挫折打擊紛至沓來,此即姤卦所謂“女壯,勿用取女”的道理。直到張生高中狀元,與崔鶯鶯門當戶對,明媒正娶之后,才有情人終成眷屬。
初六 系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兇。羸豕孚蹢躅。
“柅”(nǐ)是用來止住車輪,使它不能滾動的器具。“金柅”指九二。“羸”是弱小。“孚”是誠信,專心一意。“蹢躅”(díZhú)意謂跳動焦躁。姤卦是陰長陽消、小人道長之時。制住小人為惡,應當趁他力量微弱而尚未強盛之時,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初六上承九二而成比,九二以金柅制止初六,又從而維系它,使初六固守本位,而不上往而削弱陽剛,如此則得吉,所以說“系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兇”則從另一觀點來看,初六與九四為正應,初六如果進往而消剛,則見兇。“羸豕孚蹢躅”指陰柔的力量雖然十分微弱,但是不可輕視。“豕”是豬,為陰柔躁動的動物。羸弱的豬豕初六雖然尚未強猛,但心中常有消剛的企圖,所以爻辭告誡君子此不可不防。
例解《水滸傳》中,潘金蓮自身不守婦道,丈夫武大郎生性懦弱,無法約束她的舉止,以致潘金蓮與西門慶發生婚外情,甚至設計毒死武大郎。這是因為丈夫不能制止妻子紅杏出墻,導致陽剛被陰柔消掉,后果不堪設想。
九二 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魚”是陰柔之物,指初六。在《易經》中凡是稱“包”,都是以陽剛包容陰柔。初六與九二成比,又與九四相應。從相應的角度來看,則初六陰柔上往消滅陽剛;采相比的角度而言,則九二“包有魚”,牽系而固定初六,使其無法上往。姤卦卦義強調相遇,爻位關系取近比為原則,則舍棄遠應,因此說“不利賓”,“賓”指九四。自古以來,不肖小人所以為亂天下,往往是被君子所激。因為君子制裁小人的手段過于嚴厲苛薄,才使小人鋌而走險,反成大禍。九二以剛爻居下卦中位,是剛中君子,能不視小人為異類,而包容初六,使小人的邪妄偏險不致泛濫而不可止,又怎會有過咎呢?
例解 宋代理學家程顥(1033—1107)任知縣時,以仁厚中正治理地方。有次捉到一個小偷,原本要依律治罪,程顥卻體諒他做賊乃為生計所逼,因此諄諄告誡不可再犯。這個小偷后來再度犯案被捕,想起程顥的寬容與信賴,不由得慚愧無已而自殺謝罪。這樣的人格教育無疑比嚴刑峻法更能導正人心。這就是“包有魚,無咎”的道理所在。
九三 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九三以剛爻居陽位,處下卦上方,是過剛不中。它坐立不安,居則有如臀部受傷皮膚未愈。上又無應與,所以行則趑趄徘徊,難以前進。然而畢竟以剛爻居陽位,當位得正,既與初六不相姤遇,則無陰邪之傷,雖處危厲之地,卻沒有大的過咎。
例解 臺灣曾有一些青少年,成群結伙在街頭飆車,不但不顧自己與他人生命的安全,甚至向警方挑釁,妨礙社會安寧。這些青少年無法在制式教育下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心靈空虛苦悶,居處不安,“其行次且”,才借飆車發泄心中的不滿與過盛的精力,希望借此獲得英雄式的歡呼。此時唯有從教育改革著手,重視青少年問題,才能真正矯正他們過剛不中的毛病,引領他們走向正途。
九四 包無魚。起兇。
“起”有即將發生的意思。初六舍棄相應的九四,而與九二親比,所以九四無法包納初六,此即爻辭所說的“包無魚”。九四處姤遇之時,居上位而失民心(初六)。這是因為九四以剛爻居陰位,處上卦下方,既不中又不正,而品德修養不夠的緣故。既然失去民心,兇難即將發生。
例解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192)率大軍進入洛陽,并挾其威勢廢立皇帝,自封相國。他性情暴躁,殘酷不仁,軍隊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民怨四起,哀鴻遍野,人人皆想除之而后快。最后董卓為其義子呂布所殺,尸體更被眾人凌辱泄恨。董卓生前不中不正的行為大失民心,縱然擁兵自重,權傾天下,卻下場凄慘。可見居上位者須修德以養民,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失去民心的政權是很難長久的。
九五 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瓜”是生長在低下地方的蔬果,味道甘美,但容易腐敗。“杞”是一種高大堅實的樹木。“隕”是降落。九五雖然與初六沒有相應或相比,但是居尊位,能屈己求賢,猶如以高大杞樹的葉子來包覆低下的瓜果。九五以剛爻居陽位,得上卦中位,具中正之德,含蓄光明的美德,心中積存至誠,必能遇得賢才。畢竟能善自修養德行,則天地造化之中,沒有不可挽回的事,所以說“含章,有隕自天”。
例解 周文王姬昌處商紂暴虐無道之世,能以赤誠之心,“含章”而“以杞包瓜”,既修德愛民,又禮遇賢士,奠立周代開國的基礎。其子武王克紹箕裘,終于推翻商紂,代為天子,誠為“有隕自天”。
上九 姤其角。吝。無咎。
“角”位于動物頭頂,且是身上最堅硬的部位。上九以剛爻居姤卦終極之地,高亢至極。在這種情況下想和初六相遇,本不可能,所以說“吝”。但是姤遇原本只有正應或親比才能達成,而上九與初六無應無比;又上九處姤卦之終,終則有變,正當由遇合走向離散之時,因此盡管上九不能與初六相遇,并不足為咎。
例解 春秋時代,孔子懷抱改革世道的理想而周游列國。但在禮崩樂壞,天下由一統走向離散的時代,各國諸侯對于孔子天下一家的高遠理想并無多大興趣,孔子也始終得不到重用。孔子的政治活動雖然失敗,但“吝”而“無咎”,他的教育事業卻留下絕大的影響,把統治者所壟斷的知識讓平民得以共享,對中華文化的綿延與發揚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上一篇:白話《易經·坤下震上》原文釋義
下一篇:白話《易經·巽下兌上》原文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