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大漠風·敦煌之旅·敦煌·絲路明珠天馬行空
敦煌位于甘肅省最西部,古稱三危,春秋時期稱瓜州,為羌戎族所居。至秦代,月氏族居此。漢初,匈奴族滅月氏,占據此地,并以河西走廊為基地不斷侵擾中原。到漢武帝時,為了抗擊匈奴,武帝先派張騫出使西域,接著于元鼎六年(前111),置敦煌郡。敦,大也;煌,盛也。敦煌郡與東邊的酒泉、張掖、武威相連,稱為河西四郡。
敦煌是鑲嵌在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孔道——河西走廊的西端門戶。絲綢之路由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到達敦煌后,分為南北兩道,北道出玉門關沿天山山脈南麓西進,南道出陽關沿昆侖山北麓西進,兩道于喀什噶爾相會。南北兩道均為砂石、嶙石所覆蓋,西來的人們在這片沙漠綠洲稍事休息,由東向西的人們則在此準備下一站漫長的戈壁之行。所以,敦煌有絲路總樞紐之稱,如以重兵封鎖住敦煌境內的玉門關和陽關,就等于切斷了絲綢之路。
古代的敦煌,還以出產天馬聞名。敦煌縣南湖鄉境內有一個渥洼池,唐代名壽昌海。這里地勢低洼,有四股泉水從戈壁沙磧中涌出,匯積成一個湖泊。湖畔水草豐茂,常常引來騾馬和羊群。漢武帝從渥洼水中得天馬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據《漢書》記載,漢武帝時,有個叫暴利長的人,在南陽新野做官時,因獲罪被貶到了敦煌一帶,放牧于渥洼池畔。他見一群常來此飲水的野馬中,有一匹馬非常特別。為了捕獲這匹馬,他先做了一個泥草人,手持鞭繩立于水旁。起初這匹駿馬以為是真人,很懼怕,久而久之,見草人毫無動靜便不再害怕。這時,暴利長替換了草人,手持套繩立于水旁,趁駿馬飲水不備,將其套住,奉獻給武帝。他還編造了一套馬出水中的說法。武帝信以為真,認為是他尊崇的太乙神所賜,遂命此馬為“太乙天馬”,并作“太乙之歌”。暴利長則因獻馬有功而獲赦免。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虎丘·東方斜塔·斷梁殿
下一篇:清清滇黔韻·安順之旅·安順文廟·兩匠獻藝雙柱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