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勿忘
什么是“忘”?你有心,你思考、感覺、體會,但你卻硬要把它弄得空空的,什么都不能有,才叫做“靜”。這就是孟子所謂的“忘”。什么叫勿忘?本心里面靈敏的知覺,氣血自在的起伏,隨其自然的呈現,只要不攀附便是。
常有人說他在往內觀察的時候,覺察不到任何感覺,這是騙人的。事實上,硬是叫你故意去忘,你也很難成功。內在的發生是必有事焉的,氣血的起起伏伏隨時都有,只是有沒有攀附妄念而已,不是沒有任何感覺,不是沒有任何念頭,任何一分一秒間都充滿著虛靈不昧的。
你如何知道你沒有任何念頭呢?當你去覺察感知自己有沒有感覺,有沒有念頭的時候,這個覺察感知本身就是一種念頭、一種感覺了。所以說不能忘,也無法忘,發自本性的虛靈不昧,不要故意去忘。忘也忘不了,反而成為一種病!
人們身中的陰陽在造化的時候,必有一些生滅起伏等感受在身中發生,因此在你的胸中會有一些“心情”跟著升起,這是很自然的,你不要刻意去把它弄得很呆板、很呆滯,以為沒有感覺,沒有思考,這樣叫做“靜”!你不需要如此,如此便是“頑空”,便是“忘”。
你可不要走錯路,看經典上說要靜、要空,結果自己坐在那里一直想靜、想空。像我以前就是這樣,想那個空,一直想,希望把頭腦里弄得一片空白,弄得連一點點感覺都沒有了,想的是一片黑黑的,但是黑黑的里面還是有一個“黑”存在!哪來的空?想想也沒空,而且黑里面偶爾還會有一道道的閃電,不然就是浮出一閃一閃的影像,挺擾人的。很多人和我一樣,初學定靜一開始都走入這個死胡同,這就是“忘”的病。
想要學得真靜,想要學得不動心,想要學得解脫所有的煩惱束縛,你必須要調整努力的方向。本性中的虛靈不滅是應該存在的,氣血的自在起伏也是自然現象,清明的覺察感知、思考亦是本性所俱足,什么都空空的還叫什么智慧,叫什么正覺!靈敏的覺察感知讓它存在,氣血的起伏讓它存在,本性中的功能有什么罪?讓它存在,往內觀照時,身中是清明而熱鬧的,這叫做“勿忘”。
上一篇:孟子“心氣說”
下一篇:必有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