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孝寬》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名叔裕,孝寬本為字,少以字行。京兆杜陵(在今陜西西安市東南)人。祖父韋直善,北魏郡守。父韋旭,官至刺史。
孝寬性深沉聰敏,態度和藹,處事公正。好學,博覽經史。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雍州刺史蕭寶寅作亂關中。孝寬請為前鋒,拜統軍,每戰有功,拜國子博士,行華山郡事。次年,侍中楊侃為大都督,出鎮潼關,引孝寬為司馬。侃奇其才,以女妻之。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授宣威將軍。繼以都督從荊州刺史源子恭鎮襄城(屬今河南省),以功進淅陽郡守。時獨孤信為新野郡守,同隸荊州,與孝寬極相友好,皆有政績,荊州吏人號二人為“連璧(并列之美玉)”。
西魏大統三年(公元537年),從雍州刺史宇文泰破東魏軍,殺其大將竇泰,遂節度宜陽兵馬事。次年十二月,東魏將殷琛復據宜陽(屬今河南省),并遣陽州刺史牛道恒扇誘邊人。孝寬遣諜人竊得道恒手跡,令善書法者偽作道恒與孝寬書,意欲歸降,又為燒跡,令諜人送于琛營。琛得書,果疑之。自是,道恒所有建議,皆不采用。孝寬乘機出奇兵襲之,擒琛及道恒。八年(公元542年),轉晉州刺史。繼鎮玉壁(在今山西稷山縣西南),兼領南汾州事。先是,山胡負險,屢為劫盜,孝寬示以威信,州境肅然。進大都督。
十二年(公元546年)八月,東魏丞相高歡,以大兵壓境,連營數十里,晝夜攻玉壁。孝寬隨機拒之,城中無水,汲于汾。歡使人于上游決而移之,一夕而畢。歡又于城南起土山,欲乘之以入。城上有二樓,孝寬縛木接之,令高于土山以御之。歡遣使告之曰:“爾雖縛樓至天,我當穿地取爾。”乃鑿地道。孝寬掘長塹,選戰士屯塹上,當地道每穿至塹,則擒殺之。又于塹外積柴貯火,并塞柴投火于地道,以皮排鼓風吹之,凡敵在地道者皆死。歡又以攻車撞城,車之所及,莫不摧毀,無能御者。孝寬縫布為幔,隨其所向張之,布既懸空,車不能壞。歡又縛松、麻于竿,灌油點火以燒布,并欲焚樓。孝寬作長鉤(鉤刀),火竿將至,以鉤刀遙割之,松、麻俱落。歡一計不行,又來一計,于城四面穿地為二十道,于中施梁柱,縱火燒之,柱折,城崩。孝寬于崩塌處豎木柵以衛之。歡窮盡攻擊之術,而城中守御尚堅。歡無可奈何,乃使人說之曰:“君守孤城而西方無救,恐終不能全,何不降也?”孝寬曰:“我城池嚴固,兵食有余。攻者自勞,守者常逸?!薄靶掙P西男子,必不為降將軍也!”歡繼施瓦解之策,射書于城中,曰:“能斬城主降者,拜太尉,封開國郡公,賞帛萬匹。”孝寬手書于歡書背,返射城外,書曰:“若有斬高歡者,一依此賞。”歡苦攻凡五十日,士卒戰亡病死者共七萬人。至此,歡智力皆困,因而發病,趁夜逃去。孝寬在守城戰中,慷慨激揚,臨危不亂,指揮有方,士卒莫不感動,人皆有決死之心。
廢帝二年(公元553年),為雍州刺史。先是,雍州路側一里置一土堠(計里程之土堆),經風吹雨毀,常需修理。孝寬至,乃令州在土堠處植槐樹以代之。此舉既免修復之苦,旅行者又可得庇蔭。泰見之,曰:“豈得一州獨爾,當令天下同之?!庇谑侵T州夾道,一里種一樹,十里種三樹,百里種五樹。
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十月,泰以梁元帝待西魏使不及北齊使,發兵五萬攻江陵,孝寬從燕國公于謹出征。及江陵平,拜尚書右仆射,賜姓宇文氏。三年(公元556年)八月,還鎮玉壁。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二月,朝廷以孝寬立勛玉壁,遂于玉壁置勛州,以孝寬為刺史。
孝寬善于撫眾,甚得人心。尤善用間諜,間諜亦皆盡力。又多收賣北齊人,凡北齊受孝寬金貨者,皆通消息。故北齊之一舉一動,孝寬皆先知之。有主帥許盆,本為孝寬所信任,但盆以所戍城降北齊,孝寬遣間諜取之,斬首而歸。
汾州之北、離石以南有生胡(不附北周者),其地在北齊,常至北周境搶劫,阻斷河路,不便誅討。孝寬深為憂慮,決定筑城于險要處以制之。乃發河西役徒十萬,甲士百人,令開府儀同三司姚岳監筑之。岳以兵少,懼不敢行。孝寬曰:“計此城十日可畢。城距晉州(今臨汾縣)四百余里,吾一日創手,二日敵境始知。設使晉州征兵,三日方集,謀議之間,自稽二日,計其行軍,二日不到,我之城隍(城壕),足得辦矣?!绷钪<氨饼R軍至境上,孝寬使汾水以南諸村縱火。北齊以為是軍營,遂收兵自固。筑城十日完工,果如孝寬所言。
四年(公元564年)閏九月,為柱國。時晉公宇文護將東討,孝寬以為不可,護不納。十二月,護軍果被北齊左丞相斛律光等大敗于洛陽,全軍瓦解,投墜溪谷死者甚眾,軍資器械盡棄。
光為人英武,有文武才能,作戰勇敢,未嘗敗北。孝寬頗畏之,及聞光與左仆射祖珽交惡,遂密為謠言曰:“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薄案呱?指高氏)不推自崩,槲木不扶自舉?!绷铋g諜傳之于鄴(今河北臨漳縣),鄴中小兒歌之于路。珽聞而續之曰:“盲老公背受大斧,饒舌老母不得語。”使其妻兄鄭道蓋奏之。后主以問珽,此為何意?,E曰:“百升者,斛也(斛,量器名,古以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盲老公,謂臣也(珽雙目失明)?!薄梆埳嗬夏?,似謂女侍中陸氏也。且斛律累世大將,明月(光字)聲震關西?!薄爸{言甚可畏也?!彼鞖⒐?。北周聞之,大喜,為之大赦,立志滅北齊。
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孝寬上書,陳滅北齊三策,書曰:“齊氏昏暴,政出多門,鬻獄賣官,唯利是視,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闔境熬然,不勝其弊。”“乘間電掃,事等摧枯?!辈⒔ㄗh:“出軹關(在今河南濟源西),方軌(兩車并行)而進,兼與陳氏共為掎角;并令廣州(今魯山縣)義旅,出自三鴉(在今魯山縣西南);又募山南驍銳,沿河而下,復遣北山稽胡絕其并、晉之路?!睘槁楸员饼R,又建議:“宜還崇鄰好,申其盟約?!奔拔涞蹟M大舉東伐,卒如孝寬之策。
五年(公元576年),武帝東伐,路過玉壁,巡察孝寬防御設施,深為贊嘆,良久乃去。孝寬自以熟悉北齊虛實,請為先驅。武帝以玉壁乃要沖,非孝寬無以鎮之,不許。次年二月,北齊滅,武帝回師,途經玉壁,謂孝寬曰:“世稱老人多智,善為軍謀。然朕唯共少年,一舉平賊。公以為如何?”孝寬曰:“臣今衰耄(時年六十九),唯有誠心而已。然昔在少壯,亦曾輸力先朝,以定關右?!蔽涞鄞笮Γ唬骸皩嵢绻??!蹦肆铍S駕還京,進上柱國。
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九月,為行軍元帥,攻淮南。孝寬分遣行軍總管宇文亮攻黃城(在今安徽潁上縣西南)、梁士彥攻廣陵(今河南息縣)。孝寬初至淮南,陳朝臣紛紛暗中通降。然孝寬不敢大意,以五門尤為險要,陳人若開塘放水,則津濟路絕,急令分兵據守。陳刺史吳文育果遣人決堰,未果,退走。由于指揮有方,江北之地盡為孝寬所有。
次年五月,宣帝死,揚州總管楊堅(隋文帝)輔政。堅令孝寬代相州總管尉遲迥之職。孝寬至朝歌(今淇縣),迥使者至,與之語,察其有變,遂稱有病慢行。又使人至相州(今河北臨漳縣)求醫藥,密以伺之。途中,遇相州刺史叱列長義奔還,孝寬始知迥為變,急還。所經橋道,皆令撤毀,驛馬悉攜之以歸;并令驛站曰:“蜀公(尉遲迥)將至,可多備肴酒及粟以待之?!卞墓顢蛋衮T來追。驛站供設豐厚,所經之處,皆得停留,由是不及。
六月,堅悉發關中兵,以孝寬為行軍元帥,率七總管以討迥。七月,至永橋城(在今河南武陟縣西),諸將請先攻之。孝寬曰:“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損我兵威?!庇谑且娭廖溱?。迥遣其子尉遲率兵十萬入武德(在今武陟縣東南),軍于沁水之東。會沁河水漲,兩軍隔水相持。孝寬在監軍高策畫下,大破軍。孝寬軍至鄴西,又大破迥軍,迥被迫自殺。軍士在小城者,盡坑之。繼而分兵討關東叛者,悉平之。
十一月,死。時年七十二。謚曰襄。
孝寬文武雙全,謀略過人。久在邊境,屢抗強敵。所有謀劃,布置之初,人莫之解;及其成功,方乃驚服。雖在軍旅,篤意文史,政事之余,讀書不止。晚年患眼病,猶令學士讀而聽之。父母早亡,事兄嫂甚謹。所得俸祿,不入私房。親族有遺孤者,必加救濟。世人以此稱之。但在鄴城戰中,盡坑小城叛軍,實屬太過。
上一篇:《霍去病》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下一篇:《韋?!窔v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