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助長也
什么是“助”?凡可以促動心靈更深捆綁的因素都可以稱為助。例如:當遇到一點點不如意的事,心頭產生微微的化學變化,你就說“我好難過!好難過!”其實也沒什么事,只是被開罰單而已,但卻痛苦得翻來覆去,你越是在意,胸中的氣血就越大,也就越痛苦,這就是“助”!其實也只是胸中的一丁點的感覺而已,但是你卻把它夸張到“哇!好大、好嚴重!”,這些都是你自己加上的,是你助長出來的。
什么是“勿助”?假如你能對著胸中的那一丁點感覺,能夠不加文字、不加聲音、不加影像的話,只是看著那一點點的物理變化在生生滅滅,好比拿著顯微鏡在看那個熒光屏幕一樣,只是一個一個閃爍的燈泡而已嘛!維持它的原貌,不需要忘,但也不要用貪嗔的情識去助長它,就是這樣,它沒有絲毫威力,何必痛苦得翻來覆去呢!這就是所謂的勿助。
從情緒上來說,在已發的氣血中加上情識,這時情緒的力量將大為提高,煩惱掛礙相形加深,這就是“助”。
如果從內在精化氣、氣化神的功夫方面來說,吐納導引去推波助瀾就是所謂的“助”。
剛初學靜坐,會教你深深地吸幾口氣到丹田,要你導引一下、推一下,但那是一下子而已。如果你打坐兩個小時都這樣推呢?你試試看,起來保準會暈頭轉向,快要送醫院了!這就是去造作本性的關系。
人的力量強不過天,你要將你身中的造化交給你來引導好,還是交給天好呢?交給天吧!你只要不對它干涉助長,一切順其自然,那就交給天了。不要刻意把它弄得毫無感覺,或者是把一丁點感覺想得很大、很嚴重,或一直吐納導引,這都叫做人意的造作,人意不得安穩,交給天,就自然安穩了。
孟子講浩然之氣,就是靠一個“勿助勿忘”的本性自在;《心經》中的第一句話也是“觀自在”,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上一篇: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下一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