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達事理,高瞻遠矚,臨敵制變,料事如神》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袁紹北伐公孫瓚,使曹操的正面壓力減輕,郭嘉看準這一難得之機,提出東取呂布的建議。認為不乘此良機除掉呂布,一旦袁紹抽出力量,率軍南下,呂布為援,事態就十分嚴峻。曹操同意這一觀點,發兵征討呂布。
曹操經過三次戰役,擊敗呂布,呂布撤退之后,固守不屈。此時曹軍士兵疲憊不堪,曹操準備率軍撤還,郭嘉則不同意這么做,勸曹操繼續攻打呂布。郭嘉指出,過去項羽身經七十余戰,未嘗失敗,而其一旦失勢,身死國亡,原因就在于恃勇無謀。而今呂布每戰則敗,氣衰力盡,內外失守。呂布的勇猛威力趕不上項羽,而困頓失敗又甚于項羽,若我們求勝進攻,必定獲勝。曹軍窮追不舍,終于逮住了呂布。郭嘉敏于見機,臨敵制變,率多此類。
早先,劉備投奔曹操,曹操以客禮待之,并表薦他為豫州牧,郭嘉明察善斷,向曹操提出勸戒:“劉備富有雄才大略,深得民心,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對劉備可謂死心塌地。以我觀之,劉備最后一定不甘居于人下,他的野心之大,未可測度。古人曾說過,一日縱敵,數世之患,應盡快動手,徹底解決。”
當時,曹操奉戴天子,號令天下,正在招懷英雄豪杰,以圖樹立自己的形象,故未能采納郭嘉之謀。
曹操為了對付袁術,使劉備率軍前往征伐,郭嘉與程昱聞訊急諫,認為放走劉備,事變必起。可惜他們慢了半拍,劉備已經出擊了,后來,劉備果然舉兵叛曹。對此,曹操后悔不迭。
孫策轉戰千里,完全占據了江東,他聽說曹操與袁紹正在官渡相持不下,故而將渡江北襲許昌。眾人聞聽以后都很恐懼,只有郭嘉不以為然,他認為,“孫策新近剛剛兼并了江東,被他所誅殺的都是英雄豪杰,他是能得到別人出死力相助的人。然而孫策輕忽而沒有防備,他雖有百萬軍隊,也和他個人獨行中原沒有什么區別。若有刺客伏地而起,他就成了一個人的對手了。在我看來,他必定要死在匹夫刺客的手里?!睂O策兵臨大江還沒有來得及渡過,果然就被許貢的門客暗殺了。
曹操想盡速擊敗劉備,而議者多以為一旦出軍,袁紹必然乘虛而進,跟蹤追擊。這樣一來,我們即便進軍,也無法與劉備展開決戰,而退兵則無后路。為此,曹操也猶豫難決。問計于郭嘉,郭嘉認為,袁紹性格遲緩多疑,即便進軍,也不一定立即出發。劉備剛剛崛起,眾心未附,乘此機會,急速攻打,劉備必敗無疑。存亡之時,勝敗關頭,決不可失去大好機會。曹操接受郭嘉的觀點,發兵攻擊劉備。劉備戰敗,投奔袁紹。這期間,袁紹果然未能及時出兵。
正因為郭嘉通達事理,能準確地把握事物的內在情況,所以顯得料事如神,從容不迫。
上一篇:《通權達變,當機立斷》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速戰速決:曹操攻滅袁譚》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