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說法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金剛經》里的話。世間萬物都是幻化的,有相的東西都會壞。
真如寺的菩薩是在1966年被打光的。光宗記得那天剛吃過早飯,便有人通知他們去龜山開會,說是學習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于是,他們就到幾公里外開了一上午的學習會。中午,留在寺里煮飯的僧人挑來了飯菜,哭著對他們說,你們還在這里開會,寺里的菩薩都被人打光了。他們跑回來,五十多尊佛像菩薩碎成泥塊,跟經書、法器們一起,躺在地上。菩薩是被學生打的,學生們來自山下的一所中學和一所工農兵大學,據說來了三千多人。他們趕回來時,學生們都走掉了,只剩下一些看熱鬧的老百姓。
菩薩沒了,和尚也不讓當了。他們被打散分配到云山墾殖場的七八個分場里勞動。光宗分到紅福分場,正智分到君山分場。下山前,他們被叫到天王殿排隊接受檢查,經書、木魚、香板,一切跟佛教有關的東西都不能帶走,都要燒掉。本來,袈裟也是要脫下來燒掉的,但那時候有錢也買不到布,燒掉就沒衣服穿了。于是,山下婦女就上來幫他們把袈裟改成工作服。
那時候,光宗想,要是老和尚還在就好了,可以和這些滅佛者理論。想當年,云南協統李根源曾以“清肅社會”為名,親自帶人在大理、賓川一帶逐僧毀寺。當時,老和尚在雞足山祝圣寺,山上的僧人們驚恐而逃,老和尚卻獨自一人去找李根源。
李拍著桌子問老和尚:“佛教有什么用?對國家對民眾又有什么好處?”
老和尚說:“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總以慈悲為懷,濟眾利民為本分。語其初肇,則為善去惡……自古佛教與政治并行,政以齊民,教以化民……佛教人治心,心為萬物之本。得其真正,萬物得以安寧,而天下太平。”
李又問:“佛教要那些泥塑木雕像干什么?空費錢財!”
老和尚回答說:“佛言法相,相以表法。不以相表,于法不張。佛像的塑雕,目的在于令人起敬畏之心耳。人心若無敬畏,那就會無惡不作。人若無惡不作,社會就會禍亂四起,不得安寧。就拿世俗社會而言,尼山塑圣,丁蘭刻木。中國各宗族祠堂和東西各國的銅像雕塑等,亦不過是令人心有所歸。然而圣像雕塑起人敬信之忱,功效不可思議。這就正如佛教中所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一番較量后,李問老和尚:“我已經殺僧毀寺,造業重重,該怎么辦?”
老和尚答說:“逐僧毀寺是一時風氣所造成,并不是個人的過錯。你以后能極力保護佛教,那么功德就莫大了!”
老和尚的隨緣說法,讓李體驗到了禪宗的不可思議,心中生起“機鋒到處鐵人驚,振威一吼天耳聾”之感,隨即拜老和尚為師,皈依了佛門。
上一篇:《聞蘭品茶》大地清涼
下一篇:《非法居留》大地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