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后惹來的風波
同治十一年,兩宮皇太后開始為同治帝選后。清代滿族盛行早婚,男孩一般在十歲至十四歲就已結婚。同治帝早就該大婚了,貴為天子的同治帝的婚事何以拖到這么晚呢?理由很明顯,中國傳統,“成家”與“立業”并舉,同治帝一旦成婚,就是大人了,就可以親政了。慈禧當然不樂意了,所以同治帝大婚一拖再拖,但是皇上年齡到了,就該選皇后。
經過反復的篩選,兩宮皇太后都有了自己中意的人。慈禧看中了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長得格外端莊秀麗。而且聰明伶俐,性格柔順,只是欠些威儀,但讓慈禧中意的是富察氏比較聽話。慈安則中意于蒙古狀元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阿魯特氏出身狀元之家,書香門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很有皇后的威嚴,且比同治帝大兩歲,可以事事教導同治帝。兩宮太后把自己的意思透露給了同治帝,都想讓同治帝選自己中意的姑娘。同治也知道這是大事,找皇后重要的是德行,皇后母儀天下,沒有德行是不行的,不能找比自己還沒主意的小姑娘,將來自己一人掌管天下,后宮的事也不能亂。所以他聽完兩位太后的意見后,心里也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正式選的日子到了,兩位位阿魯特氏,一位富察氏和一位赫舍里氏。剛好是一后一妃二嬪。問題關鍵是四人座次怎么排,皇上到底把代表選皇后的玉如意交給誰。同治帝拿起玉如意,望著四個國色天香的八旗名媛,正當他鼓起勇氣要遞出玉如意時,慈禧怕兒子的選擇不遂她意,特地關照了幾句:“皇上,立后可是大事,你可想明白了。這四位姑娘,鳳秀的女兒是滿洲八旗世家,乾隆爺當年立的就是富察家女兒,崇綺女兒長相一般,大你二歲,僅是蒙古世家,自康熙爺到現在兩百多年,大清國還沒出過蒙古皇后,你可想好了!”慈禧話里的意思誰都明白,同治帝感到緊張了,口干舌燥,就傳喚獻茶。太監送茶來,他啜了一口,忽然有了一個主意,一下子把茶水潑在地上。然后,讓鳳秀之女和崇綺女兒從潑了茶水的地上走過。
鳳秀之女愛美,愛干凈,她提起漂亮的皮袍,低著頭看著地上的水,小心翼翼地從茶水上走過去。崇綺之女想的不是衣服干凈與否,而是想在皇上和兩宮皇太后面前決不能失了禮儀。只見她像平常走路一樣,邁著端莊穩健的步子,緩緩從茶水上走過。
同治帝看見兩個女孩不同的表現,轉身對兩宮太后說:“提衣服的愛衣,不提衣服的知禮。選后取德,選妃取貌。兒愿立崇綺之女為后。”同治帝拿著玉如意徑直走到崇綺女兒面前,一伸手把玉如意遞了過去,阿魯特氏優雅地接過玉如意,嫻熟地一蹲請完安,就勢一跪:“奴才謝兩宮太后,謝皇上天恩!”
慈禧見此,可氣壞了,一連幾天總覺得胸里憋了一口氣,非常不舒服,怎么想怎么難受。同治帝這一次違抗母命,不僅給自己的婚姻蒙上了陰影,而且給賢淑端莊的阿魯特氏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上一篇:辛酉政變之謎-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道光為何重用林則徐-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