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莊田渝”
努爾哈赤施行“計丁授田”之后,它的缺點很快便暴露了出來。
首先,“計丁授田”并沒有觸及到滿族社會原有的奴隸制莊園,即“拖克索”土地所有制,這便阻礙了“計丁授田”的推行。同時,“計丁授田”又強烈影響了“拖克索”奴隸制莊園,使其無法照舊統治下去。
其次,對于原先處于奴隸制的滿族社會來說,“計丁授田”無疑是一大進步,然而對于早已是封建地主經濟的漢族人民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大退步,它使得廣大農民淪為半自由的農奴,引起了遼東漢民的反抗。
鑒于以上原因,努爾哈赤對“計丁授田”制度進行了一些改革,改造了以“拖克索”土地所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
天命十年,即1625年10月,努爾哈赤頒布了“莊田渝”。
“莊田渝”規定:每一拖克索,由男丁十三人、牛七頭、田百日組成,其中二十日的田產交納官糧,八十日的田產留作拖克索自己食用。
“莊田渝”是“計丁授田”制度的發展,它以男丁為基礎分配土地、征收賦役,剝削方式仍是勞役地租。
“莊田渝”還表明,莊田上的男丁不再是“拖克索”中毫無經濟自由的奴隸,而是擁有自己的經濟自主權的農奴;不再受奴隸主驅使,而是半自由的勞動生產者;他們不再需要把剩余價值全部上交領主,只需要把剩余價值當中的一部分,作為封建勞役地租交給領主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拖克索”就失去了原有奴隸制莊園的內容,成為封建領主經濟的莊田。
這意味著舊的奴隸制崩潰,新的封建制誕生,滿族社會逐步由奴隸制過渡到了封建農奴制。
上一篇:乾隆禪位于嘉慶內幕-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什么是“計丁授田”-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