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王大臣會議
崇德元年,皇太極正式稱帝之后,把原來的旗主貝勒全部封王,并且下令除了八旗固山額真繼續兼議政大臣之外,每旗另外設置三位議政大臣。如此一來,清代歷史上正式出現了“議政大臣”這一職名。
在此之后,清朝宗室貴族中的王與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共同議政的形式,便被稱作“議政王大臣會議”。由于宗室貴族除了親王、郡王之外,還有貝勒等人也參與議政,所以又叫做“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
會議成員是由上層貴族及八旗大臣組成的,但并不表示所有上層貴族、大臣都能出席。“議政”是一正式職銜,代表了一定的權力和地位,是由皇帝任命而來的。當然,如果需要皇帝也可以撤銷“議政”資格。
上一篇:血浸《康熙字典》-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誰是愛新覺羅家族的祖先-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