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察勢·力排眾議,崔浩說動征蠕蠕
神麚二年(429),北魏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燾準(zhǔn)備征伐蠕蠕(柔然),魏朝廷內(nèi)外臣僚一致反對。崔浩是贊成出兵的,在拓跋燾面前,同尚書令劉潔、左仆射安原、黃門侍郎仇齊以及赫連昌的太史張淵、徐辯等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張淵等人認為,蠕蠕是荒外無用之物,“得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臣而使”,用不著勞苦士馬去白費功夫。崔浩說:“張淵等人的這一套議論,是漢朝時期的老生常談。現(xiàn)在他們又把它搬出來了,完全不合乎當(dāng)前的實際形勢。蠕蠕從前就是附屬于我們的,它的人民為什么沒有用?漠北高原水草豐盛,很適宜于種植和放牧,為什么不可耕而食?蠕蠕是游牧民族,南方人如果去攻打他們,確實有困難,我們則不然,他們能走我們也能走。蠕蠕以前曾多次來犯,只要他們還存在一日,我們就一日不得安寧。”拓跋燾聽完了他們的辯論,下定了討伐蠕蠕的決心。事后,有人埋怨崔浩說:“這樣大的軍事行動,要想保守秘密不讓外界知道,是辦不到的。倘若蠕蠕聞訊后往北逃竄,而南朝聞訊后出兵北上,很可能前無所得而后有所失,這豈不是太危險了嗎?”崔浩說:“恰恰相反,不摧毀蠕蠕就抵御不了南朝,劉裕曾經(jīng)攻占了關(guān)中,留下心愛的兒子和幾萬精兵,尚且全軍覆沒,南朝哪里還會有正當(dāng)我們十分強盛之際卻要主動北上的道理?依我看,即使我們自愿把河南讓給他們,他們也守不住。再說利用我們?nèi)ゴ蛉淙渌璧耐禃r間,也不足以趕到這里來打我們。蠕蠕一貫認為他們地處邊遠,我們是沒有力量去征伐他們的,防衛(wèi)并不嚴密。只有乘其不備一舉消滅蠕蠕,才能一勞永逸,這才是國家長遠利益所在。”以后的進展,全都在崔浩的預(yù)料之中。在整個魏軍出擊蠕蠕之過程中,南朝軍隊都不曾稍有動作。(《北史·崔浩傳》)
上一篇:借刀殺人·力微斬子,庫賢磨刀
下一篇:一箭雙雕·勢成騎虎,手足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