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統治者企圖用剃發、易服的手段對漢族人民進行心理征服,極大地刺痛了漢族人民的自尊心,它不但沒有起到銷蝕民族意識的作用,反而如火上澆油進一步激化了矛盾,把成千上萬的漢族人民推上了反清斗爭的前線,演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反剃發的壯烈斗爭。其中江陰人民的斗爭就是典型的一例。
江陰是江南的一個大縣,為蘇、松、浙、閩往來南京之要沖,是長江下游采石以東的第一通海重要門戶。順治二年 (1645年) 六月,清朝派的知縣叫方亨,他一上任就清查戶口,禁藏兵器,強令剃發,于是激起城鄉人民的憤怒反抗。四鄉農民10余萬人與城內罷市的市民一起高喊“頭可斷,發決不可剃!” 的口號,來到縣衙,殺掉知縣方亨,公推本縣典史陳明遇和前任典史閻應元為領導,組織指揮守城抗清斗爭。四鄉農民帶著武器、糧食踴躍進城參戰,城內市民也爭先恐后地捐物捐錢。幾十萬人團結一心,晝夜修城池,造火器,輪流登城防守。從閏六月初一到八月二十一的兩個多月中,他們屢次粉碎了清朝誘降的陰謀,打退了大批清軍的進攻,擊斃清軍數萬人,打死三王、十八將,給清朝統治者以嚴重的打擊。最后,為了對付這個小縣城,清軍竟調來200余門大炮,集中轟城。城墻崩塌,清軍涌入。閻應元率眾巷戰,守軍全部壯烈犧牲。
清軍占領江陰后,進行了血腥屠殺破壞,下令“滿城殺盡,然后封刀”,整個江陰城浸在一片血泊之中,但人民并未屈服。
江陰人民的壯烈斗爭又影響和推動了全國各地的反清斗爭。
上一篇:《江綢貢緞甲天下》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河北農民抗清》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