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與歸莊老死山中
元代的詩、畫家王冕,一生多以詠梅、畫梅顯示自己的清白本色。他北游燕都時,有人其他以學館教職,他風趣地說:“不滿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祿為!”淡然指袖而歸。后來朱元璋屯兵九里山,發現他有才華,要他當咨議參軍,他己溘然長逝了。明末的歸莊,也與王冕有著類似的經歷。他是明代散文家歸有光的曾孫。十七歲曾與顧炎武一同參加復社,從事抗清斗爭。失敗后隱居昆山,以賣書畫為生。有人薦其從政,他則有感于歷代史事,抒寫隱居不仕的志向,最后也老死山中。這兩位有著義膽高識的賢人,都是生逢改朝換代的亂世。一則能親眼目睹先朝的腐敗,不屑于同流合污;二又不肯與新朝合作,攜手共事;最后都隱居深山,用詩畫明志,直至帶看清白的身軀離開人世。這一類型的封建文人,代表了舊社會具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既無力回天,又躊躇滿志的矛盾心態。它向后人展示了一條真理:生逢亂世之人,即便“才懷隨、和,行若由、夷”也只能虛度時日,無所作為;因為,任何個人才智的發揮,離開了特定的社會環境,都將一事無成。
上一篇:王充的著作大都散佚
下一篇:王冷然脅人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