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談·柳公權
《柳公權》:柳公權(778—865),唐代書法家。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東南)人。元和中進士,初官秘書省校書郎。穆宗朝,拜右拾遺,充翰林侍書學士。歷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侍書禁中。開成三年(838)轉工部侍郎。咸通初,改官太子少傅,又改少師,人稱 “柳少師”。
柳公權善書法,工正、行書。師法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集書學之大成,瘦勁遒媚,自成一家,世稱 “柳體”。當時公卿大臣碑版,不得公權手筆者,人以為不孝。外夷入貢,皆別署貨貝曰: “此購柳書者?!?存世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軍碑》、《金剛經》、《送梨帖》、《蒙詔帖》(翰林帖)等。
墻壁題字
柳公權是唐后期著名書法家,其書法瘦勁挺拔,硬朗遒媚,別具一格。人們把他和顏真卿的書法相提并論,并稱為“顏筋柳骨”。其書法對后世書壇產生了重大影響。
柳公權像
柳公權天資聰穎,才智超人。傳說他12歲時就能吟詩作對,被譽為“神童”。曾有人寫詩贊揚他的才華說: “誠懸十二工吟詠,元和天子知姓名。”有一次,唐文宗召集朝中文人學士吟詩作對。文宗開口吟道: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绷珯鄳晫Φ溃?“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夜涼。”眾人也都吟詩來對,但文宗只欣賞柳公權對的詩,認為詞情皆足。文宗不但當場贊揚了柳公權的詩才,還要他用“柳體”把這幾句詩題在大殿的墻壁上。柳公權毫不推辭,他接過大筆,飽蘸濃墨,揮筆就書。只見筆飛墨舞,光彩奪目,筆筆有神,字字生輝,眾人皆為之驚嘆。文宗更是頻頻點頭,他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贊揚道: “有唐一代能出你這樣的大書法家,我感到十分高興和榮耀。你的書法可謂妙哉,就算鐘繇和王羲之降生此世,也不會超過你啊!”
觀物作書
任何成就的取得,都和后天的勤奮努力分不開,柳公權也不例外。天資聰穎的他之所以能在書法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和他刻苦實踐、善于觀察生活、觀物作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柳公權的字結體嚴謹,骨絡分明,頗為初學者所師法。這樣好的結構是怎樣形成的呢?這里面還有一個故事。相傳柳公權少年時就很喜歡書法,經常一個人呆在書房里練字??墒蔷毩艘欢螘r間,他覺得自己進步不大,特別是字的結構掌握得很不好。因此,他感到十分苦惱,飯吃不下,覺睡不著。這天,他看到村上有人剝牛,牛的骨架筋絡使他受到啟發,從而悟到了書法結構的妙處。打這以后,只要聽說有人殺牛宰羊,他就跑去觀看,研究和琢磨牛、羊的筋骨結構,并將之用于書法創作。因此,他的書法提高很快,字的結構也合理中節,自然生動。為了學好書法,柳公權不光研究牛、羊的筋骨,還經常觀察空中的飛鳥、水里的游魚、奔馳的小鹿、脫韁的烈馬等,把來自大自然豐富多彩的意境融貫到自己的書法創作中,這才有了骨力洞達、結構嚴謹、流美飄逸的“柳體”書法。
《蒙詔帖》 唐 柳公權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勤奮好學的柳公權用自己超出常人的實踐和努力,在書法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柳體”字,集歐陽詢、顏真卿書法之大成,筆調古雅,勁健清瘦,嚴整秀美,自成面目,對后世書壇產生了重大影響。
公權筆諫
《玄秘塔碑》 唐 柳公權
元和初年,柳公權考上進士,官授秘書省校書郎。唐穆宗李恒即位后,召見柳公權說: “我曾經在佛廟里看過你寫的字,當時就想見你,現在終于得嘗所愿了?!?當下任命柳公權為右拾遺侍書學士,并跟著他學習書法。
柳公權受此恩寵,卻沒得意忘形,而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骨鯁的做人本色,下述筆諫故事可見一斑 。
這天,練完字后,唐穆宗問柳公權: “怎樣用筆,才能把字寫得端正美觀?”柳公權為人秉正剛直,豪爽坦率,聽穆宗這樣發問,當即一語雙關地回答道: “寫字用筆全在于思想指導,思想端正無邪,手中的筆才能運用穩當,字才能寫得美觀大方。思想不正,則字很難端正美觀。”唐穆宗荒淫無度,夜夜笙歌,柳公權的話觸動了他內心最敏感的神經,弄得他臉上一陣陣發燒。他知道柳公權是在借書法的用筆向他提出批評諫諍,心雖惱怒,卻也無法問罪,只得作罷。
上一篇:扇面趣談·林紓
下一篇:信札趣談·柳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