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柳宗元》人物故事小傳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因參加王叔文為首的政治改革活動,接連遭貶。善古文,與韓愈并稱“韓柳”,也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山水游記類文章最為有名。又工詩,造語精妙,風格多樣。有《河東先生集》傳世。
[正史]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后魏侍中濟陰公之系孫。曾伯祖奭,高宗朝宰相。父鎮,太常博士,終侍御史。宗元少聰警絕眾,尤精西漢詩騷。下筆構思,與古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貝。當時流輩咸推之。登進士第,應舉宏辭,授校書郎、藍田尉。貞元十九年,為監察御史。
順宗即位,王叔文、韋執誼用事,尤奇待宗元。與監察呂溫密引禁中,與之圖事。轉尚書禮部員外郎。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既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篇,覽之者為之凄惻。
元和十年,例①移為柳州刺史。時朗州司馬劉禹錫得播州刺史,制書下,宗元謂所親曰:“禹錫有母年高,今為郡蠻方,西南絕域,往復萬里,如何與母偕行。如母子異方,便為永訣。吾與禹錫為執友,胡忍見其若是?”即草章奏,請以柳州授禹錫,自往播州。會裴度亦奏其事,禹錫終易連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質錢②,過期則沒入錢主,宗元革其鄉法。其已沒者,仍出私錢贖之,歸其父母。江嶺間為進士者,不遠數千里皆隨宗元師法;凡經其門,必為名士。著述之盛,名動于時,時號“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時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才三四歲。觀察使裴行立為營護其喪及妻子還于京師,時人義之。
《舊唐書·柳宗元傳》卷一六○
[注 釋]
①例:按照舊例。②質錢:以人為質去借錢。
[相關史料]
柳員外宗元,自永州司馬征至京,意望錄用。一日,詣卜者問命,且告以夢曰:“余柳姓也,昨夢柳樹仆地,其不吉乎?”卜者曰:“無苦,但憂為遠官耳。”征其意,曰:“夫生則柳樹,仆則柳木,木者,牧也。君其牧柳州乎?”卒如其言。
趙璘《因話錄》卷六
元和中,柳柳州書,后生多師效。就中尤長于章草,為時所寶。湖湘以南,童稚悉學其書,頗有能者。長慶以來,柳尚書公權,又以博聞強識工書,不離近侍。柳氏言書者,近世有此二人。
趙璘《因話錄》卷三
所貴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
蘇軾《東坡題跋》卷二
羅池廟者,故刺史柳侯廟也。柳侯為州,不鄙夷其民,動以禮法。三年,民各自矜奮:“茲土雖遠京師,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則非人。”于是老少相教語,莫違侯令。凡有所為于其鄉閭及于其家,皆曰:“吾侯聞之得無不可于意否?”莫不忖度而后從事。………嘗與其部將魏忠、謝寧、歐陽翼飲酒驛亭,謂曰:“吾棄于時,而寄于此,與若等好也。明年吾將死,死而為神,后三年,為廟祀我。”及期而死,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歐陽翼等見而拜之。其夕,夢翼而告曰:“館我于羅池。”其月景辰廟成,大祭。過客李儀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廟門即死。明年春,魏忠、歐陽翼使謝寧來京師,請書其事于石。余謂柳侯生能澤其民,死能驚動福禍之,以食其土,可謂靈也已。
韓愈《柳州羅池廟碑》
上一篇:《柳公權》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柳公權》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畢沅》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畢沅》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