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舞蹈文化·龍舞
“龍舞”是以漢族為主的中華民族民間舞的代表性舞蹈之一。一般的“龍舞”多指“彩龍”而言。由十余名男子手持支撐彩繪巨龍的“龍皮”木棍在持彩珠,表演武術動作的領舞人指揮下舞動短為三四公尺,長達七八公尺的長龍,表演“海底撈月”、“龍擺尾”、“龍戲珠”等動作及造型,氣勢磅礴,是年節喜慶時不可缺少的文藝形式。“彩龍”也稱“花龍”、“布龍”,是在古代祭祀河神、雨神,祈求風調雨順的祭祀性舞蹈。隨社會的進展,人們不再依靠自然恩賜生存,使祭祀性“龍舞”逐漸成群眾喜愛遍及全國廣大漢族地區與某些少數民族地區的群眾性節日舞蹈。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黃道渾儀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外交文化·“門戶開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