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張飛》人物故事小傳
張飛(公元?—221年),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國著名軍事將領。年輕時與關羽共事劉備,生死與共。曹操入據荊州后,劉備逃奔江南,為曹軍追擊,張飛率軍斷后,力拒曹軍于長阪,迫曹操不敢輕進。劉備定江南,受命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劉備入據益州,張飛自南郡溯流而上,每戰皆捷,活捉嚴顏,升任巴西太守。劉備稱漢中王,拜張飛為右將軍。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改任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從劉備伐吳,臨行時為部將所殺。謚“桓侯”。
〔正史〕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①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長。先主從曹公②破呂布,隨還許。曹公拜飛為中郎將。先主背曹公,依袁紹、劉表。表卒,曹公入荊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當陽之長坂。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后。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后轉在南郡。
先主③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飛所過戰克,與先主會于成都。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余頒賜各有差。以飛領巴西太守。
曹公破張魯,留夏侯淵、張郃守漢川。郃別督諸軍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漢中,進軍宕渠、蒙頭、蕩石,與飛相拒五十余日。飛率精卒萬余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窄狹,前后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余人從間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先主為漢中王,拜飛為右將軍,假節。章武元年④,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
初,飛雄壯威猛,亞于關羽。魏謀臣程昱等咸稱羽、飛萬人之敵也。羽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飛猶不悛。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追謚飛曰桓侯。
《三國志》卷三六
〔注 釋〕
①關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臨猗西南)人,三國時期蜀國將領。詳見本書《關羽》。②曹公:即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詳見本書《張郃》注釋②。③先主:即三國時期蜀國建立者昭烈帝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市)人,公元221—222年在位。④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章武是蜀昭烈帝劉備的年號。
〔相關史料〕
張飛字益德,涿郡①人。少與關羽俱從劉備,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曹操入荊州,昭烈②奔江南,而操卒至,使飛將二十騎為后拒。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可來決死。”敵無敢近者,昭烈得免。
宋·蕭常《續后漢書》卷八
張飛,字翼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當陽之長阪。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使飛將二十騎拒后。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進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飛為宜都太守。既而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之。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不降而拒戰?”顏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面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飛所過戰克,與先主會成都。益州遂平。
曹公破張魯,留夏侯淵、張郃守漢川。郃別督諸軍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漢中,進軍蒙頭,與飛相拒五十余日。飛率精兵萬余人,從他道邀郃軍山③交戰,道窄狹,前后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間道引還南鄭,巴土獲安。先主為漢中王,拜飛為右將軍。飛雄壯猛勇,亞于關羽。魏謀臣程昱等咸稱羽、飛為萬人之敵。羽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飛猶不悛。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④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表,曰:“噫! 飛死矣。”
斷曰:
張飛名將,事主漢朝。長阪兵敗,據水斷橋。橫矛瞋目,誰敢戰挑。嚴顏老將,生獲逞驍。聞其言烈,義釋與交。張郃拒漢,他道相邀。破郃窄狹,郃引軍逃。恨不恤下,鞭撻如蒿。伐吳被刺,天喪英豪。
明·黃道周《廣名將傳》卷五
〔注 釋〕
①涿郡:今河北涿州。②昭烈:此指劉備。劉備死后,謚曰“昭烈皇帝”故稱其為“昭烈”。③軍山:在今江西南豐具西。


上一篇:《張釋之》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張釋之》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戴震》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戴震》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