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與明和好后,雙方同意重開茶馬市互相交易。當時有一部分朝官反對開馬市,他們想起仇鸞當年開馬市的教訓,恐怕喪權辱國,但他們忘記了一點,俺答雖是同一人,但張居正不是仇鸞,北邊已布置好戚繼光的鋼鐵長城,是用不著擔憂了。張居正說: “讓俺答入貢通好,開設邊境市場,使邊民互通有無,限立期限,指定地點,嚴加管束,這不但沒有壞處,反可使邊境安寧,軍民屯田耕牧,可阻止塞外其他部落的侵擾。這樣每年可節省調援邊塞的大批糧食,有什么不好呢?” 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互市開始了。市場設于大同、宣府附近,分大市與小市兩種,大市每年舉行一次,小市每月一次。開市時非常熱鬧,各種店鋪排列了四五里長,蒙古人帶來金銀、牛馬、皮革等,與中原商人交換茶糖、綢緞、布匹、釜鍋等,連南京的商人也遠道而來。除這種官市之外,還有各種形式的私市。開市之后,西北邊境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省去大筆軍費。萬歷十年,俺答去世,當年引起祖孫爭風的美麗公主三娘子,已掌握了相當的權勢,按當時風俗,她又嫁給以后的兩代忠順王。三娘子極力維護和平,鼓勵通貢和馬市貿易,依法懲治入邊擄掠的部下,其他部落入邊,她也及時通報。為了報答她的友好,明朝封她為忠順夫人。三娘子十分羨慕中原的文明,常常過來游玩,當地官吏十分友好地接待她,有時她寫信來要一點女人的飾品,地方官也極力滿足。隨著交往的加深,不少蒙古人向內地遷移,一些漢人也遷往塞外,在當地筑屋耕種,把中原文化帶到草原,蒙漢兩族人民共同開發了古豐地區。三娘子在這里建呼和浩特城(蒙語為青色的城),明政府命名為歸化,城里建有宮殿、住宅和佛寺等,成為韃靼的商業和手工業中心。
上一篇:《徐霞客酣游天下》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慘絕人寰東林獄》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