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絡”的用法
胡安國,字康侯,是宋朝后期人。他進士出身,曾入太學,跟隨當時大學問家程頤學習。他專心致志于經書,特別是認真鉆研《春秋》。
胡安國有個特點,就是志氣高潔,不依附權貴。他雖在朝廷做官多年,但從不登權貴之門。當時的蔡京在朝中非常得勢,既狡猾又兇狠。他結黨營私,勾結童貫等一批奸臣,把一批正直的大臣都趕走,把持著朝政。他四次出任宰相,擁有極大的勢力,不少大臣都依附于他。只有胡安國不理睬他。因此蔡京對他非常痛恨,但也沒有辦法。宋欽宗掌權之后,蔡京得不到信任,最后,被貶而死。
有一次,上朝時,宋欽宗問朝廷中的一位官員許翰:“你了解胡安國嗎?”
許翰贊嘆地答道:“了解啊!自蔡京得勢以來,滿朝文武沒有不被他籠絡的,而像胡安國這樣沒受蔡京影響、保持自己正直清白的,實在是太少了!”欽宗聽了后,連連點頭稱贊。
許翰所說的“籠絡”后來就流傳開了。“籠”與“絡”本來都是拴牲口的用具,組成聯合式的合成詞后,引申開來就是束縛、駕馭的意思。后來意思有所發展,常常用來比喻用手段拉攏人、控制人,是貶義詞。如:籠絡人心,籠絡一批人等。
上一篇:“端倪”的由來
下一篇:“粉墨”的用法